小班安全教育活动《危险的小圆珠》
教材类型 | 标准 | 课程名称 | 《危险的小圆珠》 | 课时 | 22分钟 |
课程类型 | 安全 | 授课教师 |
| 授课时间 | 2020.5 |
授课对象 | 小班幼儿 | 教具 | 教学PPT、小异物(珠子、豆子、曲别针、卡子、橡皮泥等)、豆豆饼干。 | ||
教学目的 | 1.认识五官,理解图片内容,知道把小物品塞到五官“洞洞”里是危险的行为。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3.初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知道“五官洞洞”里塞上异物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难点:不把异物塞进“五官洞洞”里。 | ||||
教学过程 | |||||
一 开始部分 1、游戏《小手拍拍》导入。 二 基本部分 1、玩游戏《指五官》,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五官。 2、创设情境,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尝一尝饼干等环节充分了解五官的作用。 3、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 播放PPT讲故事《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皮皮猴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 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4、看图,判断对错, 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5、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小物品,知道: (1) 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 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入园时不能带什么? 6、 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三、结束环节。 1、幼儿操作,玩儿“小豆豆喂娃娃”、串珠等游戏,知道在玩儿的过程中不做危险的事情。 2、吃“豆豆饼干”,知道小豆豆进入嘴巴后要使劲嚼,吃东西时不大声说笑,避免食物呛入气管。
| |||||
教学反思: 《指南》中明确指出:“活动选材要符合幼儿实际发展的需要。既要贴近幼儿生活,又要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玻璃珠、小卡子、硬币等异物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孩子们会因为好奇、有趣而放入耳、鼻、口中玩耍。我觉得在这节课的选材上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体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这次活动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注意力:游戏法、讲解示范、判断对错、感知体验、ppt等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孩子,从而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基本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目的是层层递进,让孩子逐步认识到异物放在口鼻耳中给身体带来的危险和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