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童谣,一个生活故事;一首童谣,一个生命真谛。童谣是我园的一项特色,为了帮助幼儿认识语言的重音、节奏,提高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我园小班年级组在2018年11月29日开展了“捉蜻蜓”童谣活动。
本次活动由徐恵芬老师执教。活动中,徐老师首先出示蜻蜓帮助幼儿理解学习童谣,在完整欣赏环节徐老师借助捉蜻蜓游戏让幼儿完整欣赏童谣,为幼儿完整朗读童谣打下良好基础。并让幼儿以多种形式记忆童谣,比如:单人捉蜻蜓、双人捉蜻蜓,让幼儿一次次的熟悉童谣。最后自主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童谣、诵读童谣,感受童谣语言的魅力。
课后,匡菁云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沙龙:童谣如何融入区域游戏中,老师们纷纷各抒己见,结合各班实际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们认为在美工区泥工活动中,利用童谣的形式把制作东西的步骤、要领说出来,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会根据童谣内容一步一步来制作。如做蜗牛时先教会孩子念"卷个花卷做成壳,搓个长条做身体身,伸出两个小触角,蜗牛爬的慢吞吞。"孩子熟悉了童谣后,制作蜗牛的过程以及蜗牛的特点就知道了。在最后的归纳总结中,我们提升了关于童谣的相关知识,对于童谣的选择要有可接受性、教育性及本土性。将童谣融入幼儿游戏中,在各个区域之中教师应投放幼儿喜欢的、利于操作的童谣材料。让幼儿学习童谣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通过此次童谣教学活动,老师们对童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如何将童谣融入到区域游戏有了独特的想法,相信以后老师们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之中。
拍摄:贾冬玉 撰写:匡菁云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