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周五下午小小观察员课题组第三次活动在西苑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观摩了大班区域游戏中小小观察员的记录和评价,教师互相对话剖析大班阶段幼儿的社会性观察发展特点,并继续完善“小小观察员”幼儿评价手册。
环节一:区域观摩,洞察幼儿成长
本次开放的班级是西苑大四班,在梅香老师主持下,课题组成员于西苑大四班对区域游戏中的小小观察员活动进行观摩。孩子们在活动中认真观察、积极表达,展现出独特的观察力与思考力,为后续研讨提供了鲜活素材。通过此次观摩,老师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的表现,为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奠定了实践基础。
环节二:读书分享,拓宽理论视野
随后,成员们聚集会议室由魏婷老师带来读书分享,聚焦《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创创设》第五章“关爱教师、家长参与的人际环境”。通过对书籍内容的解读,引发了大家对幼儿园人际环境创设的深入思考。老师们在分享中交流观点,从理论层面汲取养分,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助力后续对小小观察员活动的深入探究。
环节三:沙龙研讨,完善评价体系
在这一环节中,顾滢滢老师引领全体成员围绕小小观察员活动评价手册的制定与完善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共同回顾了《指向互动学习的小小观察员活动评价手册》中的关键评价指标,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实践中的经验的积淀,将《活动评价手册》和“幼儿观察记录表”进行再次完善。
基于本次 “小小观察员” 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呈现出不同特点,部分孩子在观察、表达与记录能力上存在差异,互动交流环节也略显不足。为此,后续活动目标将聚焦于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观察要求与目标。通过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分享交流、鼓励他们在互动中提问,逐步提升各项能力。在活动组织方面,需深刻反思现有策略。未来可进一步调整游戏计划与记录方式,合理平衡游戏与观察记录的时间分配,以保障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区域游戏观摩,教师们对幼儿在小小观察员活动中的表现有了直观认识;读书分享拓宽了教师的教育视野;沙龙研讨则为活动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方向。后续,课题组将基于本次活动成果,持续完善小小观察员活动微课程,为大班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幼儿观察与探究能力的发展。
撰写:徐菊 审核:顾滢滢 图片:汤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