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行—2013学年下学期园本培训工作总结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黄萍
2013下半年我们对照园本培训计划,以《纲要》和《指南》精神为指导,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引领,加强了“教”与“学”的研究,下面就本学期的园本培训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一、加强理论培训,提升专业知识
(一)以师德为抓手,塑造师德形象
我们认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是一个永恒的培训,贯穿于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全部分。师德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灵魂与前提。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演讲:爱与责任,更加促进了春幼同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也提升了我园教师的社会公德。其次,进行了“幼儿园教师情绪的控制与调试”心理培训,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我,从而实现自己生存与工作价值的最优化。第三,制定了本学期读书心得交流计划,单周例会中由教师进行10分钟的读书反思,每次交流做到定章节,定人员。双周例会中由教师进行“教育故事分享会”,通过聆听故事,从故事中提炼出智慧,为新老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
(二)以专家为标杆,转变教师观念
本学期在园长的统筹规划和精心安排下暑期开展了专家来园指导活动,使教师们享受到了视听的盛宴。邀请到了市教研室李令永博士针对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两部分,围绕具体的案例开展了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还邀请了银河幼儿园的吴亚应园长和徐志国副园长针对“观察幼儿”和“幼儿园数学教育”开展了实地培训互动,与教师进行对话、思辨,促使教师努力向专家型教师走近。
(三)以理念为方向,逐层落实更新
1、学科组:园内设立语言学科组、科学学科组、体育项目组、音乐项目组,依托各组平台进行专业领域的学习,掌握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征,使教师们对《指南》形成初步认识,逐步意识到《指南》是一个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导向性文件,明确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位幼儿的权利,幼儿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及特点。
2、教研组:教研组在除去各学科组、项目组专业领域学习的基础上,带领组员进行其他相关领域内容的学习,保证每位教师对《指南》各领域的内容有所熟悉与领悟,并进行教研组理论考核。
3、幼儿园:在各教研组、学科组、项目组学习的基础上,采取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学习,园内形成“一月一学科,一月一考核”的培训要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保教活动,促进幼儿在各方面科学合理地发展。
二、丰富教研形式,提升专业素养
(一)以聆听为突破,转变教师观念
本学期我园及时抓住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派遣多位教师赴区、市、省进行理论学习,研讨实训,实行“三个一”工程,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有所获,有所学,有所思。其次,针对日常工作中教师存在的问题我们邀请专家来园进行释疑解答,帮助教师尽快改进工作效率,使理论得以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二)以分层为激励,促进自主学习
本学期继续延续新教师共同体的培训计划,重点工作放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了新入园教师的亮相课和期末竞赛课,通过前后教学现场的对比,发现新教师在本学期中逐步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摆在行动之前。对于1年以上共同体的教师开展竞赛课;第二梯队的教师则承担起园级研讨课、组内示范课,对他们施加压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为其他教师做好示范和榜样的作用。
(三)以园际为推手,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黄琴老师与三井幼儿园奚丹平老师开展了园级交流活动,同时借助学科组平台张伟娟、黄萍、韩萍老师分别在区体育、数学、语言核心组开展教学活动。任何一次活动老师能够用心对待,精心构思,使幼儿在学习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尽可能全面和谐发展,通过磨练看到了教师的成长空间,使他们有了质的改观,提升教学质量。
(四)以课堂为阵地,提升教师水平
一堂公开课的交流、切磋,是教育教学智慧火花直接的、互惠的、深刻的碰
撞。我园教研组、学科组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有计划的安排教学研讨活动,如语言组的一课两研,科学组的同课同构、体育组的教研展示等,尽可能让教师均能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在这样的研讨活动中看到教师成长的痕迹,对于课堂的调空能力,对于教案的预设,对教学策略的改进,对于执教后的反思等都能有所思,有所改,有所变,加强了组内教师的沟通、交流,跟进式课堂展现教师风姿的同时凝聚组员智慧,共同提升教师水平。
(五)以课题为抓手,加大科研力度
在进行课题理论学习的同时,本学期更多的是走进案例现场,通过走进课题
研讨课堂,将在集体活动中发生的片段,围绕某一个点,进行阐述,将自己活动过后的点滴反思进行一次交流会。在研究的过程中老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我们的家长在理解中支持,在参与中合作,我们的幼儿在变化、发展,提高。本学期启动了全园性的创意手工制作大赛,有教师的,有亲子的,有年级组的,并邀请了家委会成员及部分家长代表对此次活动进行评分颁奖,通过制作感受创意,体验快乐,在合作中分享点子,学会互助,加强家园联系。同时我们对园本化创意手工活动进行了系列性的梳理、归纳,已形成电子稿;收集各年段幼儿创意手工作品形成幼儿作品集,另外开展了四届的童谣亲子剧场表演,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能说会唱,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而教师课堂的有效回应通过教师理论的学习、课堂的微格分析,课堂中回应的策略,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技巧,课堂中孩子的灵性得到了有效的捕捉。
四、明确方向,反思不足
园本培训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让教师学到了很多,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园本培训,教师在教学方面思路更清晰了,目标也更明确,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提高了。大家在教学中共同探讨,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谐共进。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其中的不足:
1、培训组织主持人的专业理论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教研活动的设计与思考需更加细致、全面,认真预设,了解教师的发展水平及活动需求。
2、提高教师自我学习的意识,通过多途径将自培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运用与教师日常实践过程中。
在今后园本培训的历程上,我们将继续不断到改进培训模式,使我们老师的
教学和教研能力得到更进一步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