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园本教研计划
常州市春江幼儿园
一、情况分析:
1、教师发展。随着幼儿园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新教师充实进来,整个园区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在教师五级梯队成长中,市级新秀一名、区级骨干一名,但经过5年的的培养,教师素质整体在不断提升。新进的教师在新教师共同体、师徒结对,园本培训的活动中迅速成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事态。骨干教师在市、区专家和姐妹园的相互促进和竞赛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幼儿园的引领人,每两年评一次园级学科与骨干,已有两名学科与两名骨干产生。但是中间部分老师(3年以上的)由于自身要求不严,工作中缺乏主动钻研与创新精神,发展缓慢,导致中间力量较薄弱。
2、园本活动。教师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氛围增强,被动变为主动,能主动要求担任不同层次的活动,在研讨中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但一些年轻教师不善于学习、总结、反思,没有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指南精神很好地联系起来,理念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在课程执行中对教材价值的取向、核心问题的定位还不够正确,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为指导,开展以“有效教研,聚焦活动,资源共享”为重点的系列活动,以教研组、学科组、项目组为载体,探索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师团队的培训,强化教研活动的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园级学科、骨干教师为带头人,引领不同层次的教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
3、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提升一日活动的质量。常规管理追求精致化,重视游戏活动,强化区域游戏活动前材料的投放、活动中的指导、观察与活动后的有效交流,推动本园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
4、以课题为依托,深入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创意手工为切入口,做强做大,鲜明本园特色。本学期做好省级课题《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创意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准备工作,形成园本化的创意手工课程。同时做好10个微型课题的中期评估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多渠道锤炼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让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老师能找准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收获不同的成功。我园将通过教研组、学科组、项目组、班主任工作室等平台组织教师学习《指南》,结合区“骏马杯”对全体教师进行“指南”“纲要”及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进行全面考试,强化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解读幼教文件精神,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把新的理念付诸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其次通过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幼教杂志(每人精读一本教育杂志),了解最前沿的教育相关理论和教改信息。本学期继续运用网络进行“话题征文”“教育故事论坛”来探讨、交流,在互动中得到启发,,积累经验,提炼智慧。
2、分层培养,完善教师队伍。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耐心、需要等待,需要激励,更需要教师的内驱力,需要教师自己去品味。为此,我园将实行分层培养,梯队成长。根据园级骨干教师评选条例,对第一届园级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考核。骨干教师勤于思考,开拓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队,在园内开展骨干带教活动,要主动承担教研主持,上示范课,为其他教师做好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对第二梯队的教师压担子促发展。通过指南的学习、理论考核、课堂竞赛等活动,督促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做专业化教师,在“骏马杯竞赛”中脱颖而出。对于新教师则继续进行新教师共同体的培训,延续“传帮带”的作用,一周一观摩,两周一模仿,一月一培训等途径进行教学研讨和心得交流,要求新教师勤于学习,主动工作(1-3年教师备详案),在工作中树立明确目标,园领导及时督促与指导,期末进行全面考核,使其尽快入门,快乐成长。通过个性化要求,如等举措实现个性帮扶。
3、技能培训,夯实专业基础
基于幼儿园园本实际开展教师基本功练兵活动,对于幼儿教师弹、唱、说、跳、画基本技能进行两年一轮回。本学期对老师进行绘画、舞蹈、观察记录的撰写、案例分析进行培训、考核,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提高。
4、创建平台,锤炼教师队伍
本学期我园继续主动出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市庄春梅、区吴亚英、陈建伟)“园际交流、同课异构”,(与三井、安家、新桥)“外出挂职培训”(与机关幼儿园结对),“课堂竞赛”等形式,为新进教师、成熟教师提供了发展平台,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同时充分利用市、区学科组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的教育经验,创造机会,开展展示课、研讨课等锤炼活动,做到以点带面,层层辐射,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提高全体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的回应、观察、记录、分析等技能,确保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扎实推进课程建设 提升幼儿园品质
幼儿园课程质量是衡量一所幼儿园水平的重要标志,课程建设是一个更新观念到观念转化到行动的探索过程,因此我们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应该是立体的,丰富的,它不是简单的拿来就用,它既是思想的渗透,也是方法的体现。
1、加强课程分层管理
(1)课程管理采用分层管理:①园级管理,主要是对课程的理念、课程的架构、课程实施人员的配备、课程实施成效的评价进行管理。②年级组管理:课程计划的制定,主题方案的撰写,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在实施主题承包时,骨干教师、成熟教师全面领衔,合理规划安排各领域活动内容,要把幼儿画册上的经典内容纳入主题活动中,在主题结束后,及
(2)科学审议:每一个新主题实施前,教研组围绕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对教材价值的分析与把握、活动环节的可行性等方面展开共同研讨。主题实施中教师们共同分享课程进程中的新发现,协商解决新问题。主题结束后针对实践反思和总结经验两方面展开审议。
2、有效推进课程实施
1)优化人文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创设互学、互动的交往机会,提升环境的教育价值。本学期成立环境创设小组,倡导幼儿为环境的主人,让幼儿在环境中自我表现,自我体现。通过幼儿园的空间、走廊、专用室创设“创意一角”“综合活动实践室”“创意美工室”等区域,让幼儿在材料与环境中主动发展。
2)重视集体备课:教研组合理利用午间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每周集体讨论5节集体教学活动,在自备初稿的基础上共同交流成二稿,根据老师和班级情况设计有个性化的三稿。其余的备课稿有教研组长审阅。教研组长要全程把控集体备课质量,做好三稿的修改与重建,让每个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时通过课堂、案例及热点问题进行沙龙和研讨,研讨中重点围绕“师幼互动—幼儿差异资源的有效利用”来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提高春幼教师执行课程的整体水平。
3)聚焦课堂课质量。本学期加强随堂课质量的把控,行政跟班进行“半日会诊”,关注个领域之间的平衡与相互渗透。依托学科组关注个领域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关注的问题。本学期语言组重抓文学类(故事、诗歌、散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班主任工作室重抓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体育项目组重抓一物多玩的课型研究及户外游戏活动的考核,音乐项目组重抓打击乐的教学模式及目标制定,科学组重抓知识探究类教学,各活动组通过研究自然、真实的问题,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真正成为实践、反思、行动跟进、自我发展的主体,帮助教师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3)课题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以课堂及幼儿生活为主阵地,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将课题研究与幼儿园课程、园本研训、特色建设相融合,并能在园本课程中进行呈现。1、重点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坚持不懈地对省级精品课题进行常规性、有效性地管理(坚持各班半月一次创意手工课,园级每月一次创意手工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围绕课题中的困惑进行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的有效开展)。2、坚持不懈地对微型课题进行培训、指导、实践,考核,创设平台让教师进行经验交流、资源共享。3、聘请幼教专家来园指导,以课堂为依托,滚动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创意手工这一特色项目,切实提高教师与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4、区级课题按计划强化过程,每月一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好课题结题的资料积累(网站)。
(三)专题领域 重点打造
游戏在幼儿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区域游戏,在区域游戏中活动环境和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才会获得经验和知识,本学期我园将重点打造区域游戏,通过研讨,观摩,交流,分析等环节促进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把活动前材料的投放、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观察与适时介入、活动后的交流评价落实到实处,真正彰显区域游戏特有的魅力与价值。
(1)级组研讨,各有侧重
级组是实现有效教研的组织者,围绕区域游戏,各级组组长针对本年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区域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惑,问题进行梳理,罗列,从而开展专题性研究,制定研讨的侧重点,如小班是区域环境的创设及材料的投放,中班是符合幼儿年龄适宜的内容及观察,大班是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中的适时介入和交流。
(2)班主任工作室,有效追踪
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者,依托班主任工作室平台,针对区域游戏中的教师的介入和如何进行有效观察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通过对大中小区域活动的探讨、碰撞,交流,全面提升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设置、指导、观察、记录的分析的能力,更好地我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3)专家引领,提高研训质量
本学期邀请市教研室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正常教育秩序,制定并学习各类计划
2、青蓝工程结对活动
3、开展“成长的阶梯”为主题的师德演讲
4、沙龙研讨:寻找影响师幼互动活动质量问题,明确师幼互动的价值
5、专家引领:诗歌教学 大班区域游戏现场
十月份
1、园际交流——三井、安家
2、学科组活动、课题组活动
3、区“骏马杯”竞赛——理论考试
4、大班组调研(听评课)
5、巧手节活动
6、沙龙研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
十一月份
1、青年教师上课竞赛
2、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3、期中班主任工作交流
4、中班调研(集体备课)
5、专家引领:故事教学 中班区域游戏现场
6、沙龙研讨:数学活动中分享交流环节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十二月份
1、迎接区保教工作督察
2、体育节活动现场
3、小班调研(现场教研)
4、庆元旦亲子联谊活动文艺活动
5、专家引领:散文教学 小班区域游戏现场
6、沙龙研讨:结合案例谈谈数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一月份
1、 新教师汇报课
2、幼儿发展性测评工作
3、交流备课笔记、幼儿成长档案
4、 撰写幼儿评语、学期总结
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