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幼儿园园本教科研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情况分析:
1、教师人员结构
| 学历 | 职称 | 专业称号 | |||||
本科 | 大专 | 中高 | 小高 | 小一 | 市学科 | 市新秀 | 区骨干 | |
人数 | 32 | 13 | 1 | 5 | 21 | 1 | 1 | 2 |
2、教师发展。教师素质整体提升,近两年的教师在新教师共同体、师徒结对,园本培训的活动中迅速成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事态。园级骨干教师在姐妹园的相互促进和竞赛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幼儿园的顶梁柱。但中间一些教师有所忽略,压力不够,呈现自由发展的状态。本学期将作为重点打造。
2、教师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氛围增强,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要求担任不同层次的活动、研讨课,在研讨中能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但也有一部分年轻教师反思不深,浮于表面,理念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本学期结合《纲要》《指南》的学习,建立正确的儿童观,逐步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3、课程执行中对教材价值的取向、核心问题的定位不够,部分教师对教案的设计、主题资料包的整理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把握《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髓,深入贯彻区教研室工作计划,尊重幼儿生命特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自觉创造与生命相和谐、与个体生命相一致的教育;在“存精、吸纳、创新”的课程研究下,突显园本课程建设,加强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记录与评价,更新教育理念,搭建多种可行平台,促教师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1、立足本园实际,以指南为学习抓手,以提高随堂课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研讨,营造积极互动的研讨氛围,促进教师实践、反思能力的整体提高。
2、以游戏为研究载体,重视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与记录,反思幼儿行为,注重幼儿个性、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以省级精品课题《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创意能力的实践研究》为重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着手做好结题工作。并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活动紧密结合,凸显我园创意手工之特色。申报区级新一轮课题。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教师都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课堂师课题实施的主阵地,所以,“保证每个教师都有机会提高,每个孩子都有游戏的机会”是我园进行课题研究的宗旨,也是我们开展教科研的工作原则。针对上学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计划采取以下措施以求取得更好地进步,使得我们的教科研更上一层楼。
(一)强化幼儿常规管理
1、加强班级管理、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老师要结合自身特长和幼儿的特点,在班里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如:舞蹈、小主持、故事表演、线描画、剪纸、泥工、手工等等。一是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幼儿的能力;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三是体现班级的文化特色。在班级管理上,要重抓幼儿常规,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管理实效,努力形成一个友爱、和谐、文明、守纪、有爱心、有班级文化特色的班集体。
2、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确保一日活动质量。教师每周五要制订好下周班级活动的计划,动静交替,领域兼顾,做到不随意更改调换计划内容,确保晨间体育活动、区域活动、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提倡绿色环保,教师要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活动器材,并保证一定的数量。本学期仍采用多形式的班级常规调研,对各班级的情况精细化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高一日活动质量。本学期围绕“阅读节”和“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3、立足幼儿常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文明行为习惯,要求各年龄段根据行为习惯教育的重点(“大班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中班注重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小班重点关注生活自理习惯的养成”)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真正落实到实处。可以结合常规管理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评比活动,“文明班级“的评选等活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以本园实际为基点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是最具说服力和生命力的,脚踏实地研究课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1、消化理论,厚实实践
我园必须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来调整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正确把握幼教的实践方向。要求教师用指南的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地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依托园级、教研组、学科组、项目组、班主任工作室等平台组织教师学习、实践,采用自学—小组研讨—园部主题性“头脑风暴”—教育实例等多形式的方法让教师把理念真正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2、技能培训,夯实基础
基于幼儿园园本实际开展教师基本功练兵活动,本学期技能主攻教师的解读教材的能力,主要依托学科组带领组员学习本领域内容的要求,把控本领域学科特质,掌握小、中、大个年龄段的目标,对本领域活动内容进行教材解读,进一步提升教师解读、分析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一批课堂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梯队建设,扎实队伍。
本学期各项活动主持及方案的制定将放手让教师进行自主申报,通过申报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有机会在教研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收集相关资料,充实自身理论的同时,锻炼教师胆量,加强教师学术研讨氛围。同时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成长规划,制定恰当的目标,找准定位,找到自己在梯队中的位置,实行主动成长。
骨干教师:
①以身作则,进行园内、园际、区级等示范课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区学科组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的教育经验,创造机会,开展展示课、研讨课等锤炼活动,做到以点带面,层层辐射,学期末对全园教师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交流。
②负责课题研究,主动承担教研主持,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为其他教师做好示范和榜样的作用。
④骨干学术沙龙:骨干教师是园本科研的中坚力量,通过“一月二次”的骨干学术沙龙,使骨干教师能够承担起示范、引导作用,发挥教师主动性。
成熟教师:
①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以一传百,互动学习。
②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与幼教同行的交流,形成一个学习思考---实践---自我培训---再实践的过程,强化学习氛围,达到自我培训的目的。
③通过一课三研、考核课、赛课、外出学习展示课等途径,进行优秀课展示,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
新教师:
我园把新教师的成长视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新生长点:
①成立新教师共同体,以“一周一观摩”、“两周一培训”、“一月一模仿” 等途径,要求新教师勤于学习,主动工作,在工作中树立明确目标。
②延续“一带一”的师徒结对模式,以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为师,营造互学互帮的氛围,进行合格课展示,期末开展师徒交流会。
③期末进行全面考核。通过一学年的学习与实践,从教育工作、教学工作、教学技能、家长工作、科研工作五方面全面考核,使其尽快入门,快乐成长。
(三)创新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质量是衡量一所幼儿园水平的重要标志,课程建设是一个更新观念到观念转化到行动的探索过程,因此我们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应该是立体的,丰富的,它不是简单的拿来就用,它既是思想的渗透,也是方法的体现。
1、课程环境的彰显。优化人文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创设互学、互动的交往机会,提升环境的教育价值。本学期要更换楼梯、走廊环境倡导幼儿为环境的主人,让幼儿在环境中自我表现,自我体现。通过幼儿园的空间、走廊、专用室创设具有春幼特色的校园环境,要体现“教育、创意、灵动、精致”的教育功能,让幼儿在材料与环境中主动发展。
2、课程实施分层管理:园级把控,年级组管理,班级实施(主题承包骨干教师、成熟教师全面领衔,合理规划安排各领域活动内容,要把幼儿画册上的经典内容纳入主题活动中,在主题结束后,组长及时组织老师进行审议,做好资料包的整理上传。)
3、发挥集体备课的效应:有效合理利用午间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自备初稿的基础上共同交流成二稿,根据老师和班级情况设计有个性化的三稿,每周精备5节活动,主讲人要深入钻研教材,活动中把自己的思考与活动的环节相呼应,教研组长要全程把控备课质量,重点关注“幼儿主动学习”采用哪些策略及方法。课后及时反思重建,完善教案。行政参与备课。
4、聚焦课堂,加强交流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园内开展“骨干和学带”示范课,各组内开展焦点课、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围绕 “主动学习”进行互动研讨,通过“品”教师、“读”幼儿、“思”效果,从而碰撞思维火花,让每一位教师都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悟与发现。
(1)外力相助,有效推进。本学期我园继续主动出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 “园际交流、同课异构”,(与三井、安家、新桥)“外出挂职培训”,“课堂竞赛”等形式,为新进教师、成熟教师提供了发展平台,充分挖掘教师潜能。特别是请进来,我们将继续邀请
(2)各组齐上,提高实效。本学期继续依托教研组、学科组、项目组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1)园级继续开展一月一示范、一月一研讨的案例分析,园内公开课以园级学科、骨干教师为主,探索实、新的有效课堂,具有个人特色,并对3年以上的教师进行教案设计、上课比赛。2)教研组:科学、合理制定课程计划,围绕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教材价值的分析与把握、活动环节的可行性等方面展开共同研讨。其次重点探讨“游戏中教师的有效观察”将从不同侧面(区域游戏、户外游戏和生活活动中)对大中小各年龄段进行系列研讨,从“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与记录?——我观察到了……”分三个阶段来进行,让每位组员学会观察与记录,学习从观察中反思幼儿的行为,更好的了解幼儿,解读幼儿。第三加强教研组成员内涵和团队建设,教研组成员做到:每学期观摩教研活动一次,每学期每人撰写高质量论文一篇,每学期每人公开课评价一次,每学期每人主持一次年级活动,从而来规范教师的一日教学常规,由组长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高自主学习意识,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项目组、学科组围绕区学科组研讨重点,开展理论学习、案例研讨、沙龙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研究的价,做到紧凑、有效。组内活动来自教师中困惑的问题,通过教师身临其境的研讨活动,让教师直观地去感受、去比较、去分析、去反思。在 “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自信心。
(四)扎实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以课堂及幼儿生活为主阵地,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将课题研究与幼儿园课程、园本研训、特色建设相融合,并能在园本课程中进行呈现。1、重点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坚持不懈地对省级精品课题进行常规性、有效性地管理(坚持各班半月一次创意手工课,园级每月一次创意手工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围绕课题中的困惑进行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的有效开展)。2、聘请幼教专家来园指导,以课堂为依托,滚动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创意手工这一特色项目,切实提高教师与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为了省级精品课题《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创意能力的实践研究》能顺利结题,要求课题组成员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课题论文并能获奖或发表,并做好课题结题的工作。同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区级新一轮课题,做到立题有新意,符合当代教育的新思想,新动态。
(六)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 正常教育秩序,制定各类计划
2、学习园务计划、幼儿园教科研计划。
3、春季环境创设评比
4、“读书节”
5、园级公开课(赵青、倪元美)
6、课题组研讨课活动
7、大班组的调研
8、阅读节活动
9、沙龙:
四月份:
1、 幼儿外出实践活动
2、班主任工作交流
3、 园际交流
4、 家长开放活动
5、观摩中班组集体备课活动
6、沙龙活动—《》
7、中班组调研
8、园内公开课 ( 韩萍、张伟娟)
五月份:
1、课题研讨课
2、艺术节活动
3、大班组调研
4、骨干教师公开课(丁小芬)
5、沙龙活动—《》
六月份:
1、新教师全面考核
2、结对师徒上汇报课。
3、课题组活动,交流课题组情况。
4、幼儿考核
5、艺术节活动
6、 撰写学期总结、教学论文、课题阶段性小结。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