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共同成长,2018年3月23日上午,在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百馨西苑区开展了园际交流活动,春江、圩塘、新桥三所幼儿园的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常州市教研员庄春梅老师对此次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专业的指导。
篇章一:课堂展示展风采
新桥、圩塘、春江幼儿园的三位老师对小班科学活动《这是谁的蛋宝宝》进行了同课异构。同样的题目不同的设计,但是都体现出了科学课的特质,即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习。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的方法来发现蛋宝宝的各种特征。在了解蛋宝宝的基础上再次操作,把蛋宝宝送回妈妈的身边。在层层递进的操作过程中,巩固了对蛋的认识,激发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篇章二:现场沙龙现思辨
活动后,教师们观摩了小班的区域,针对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与退出,顾滢滢老师主持展开现场沙龙,通过看视频引问题,引发教师们对于介入与退出的思考;通过回忆日常的建构游戏时教师的介入和退出,梳理出介入与退出的信号;通过出示案例,分组交流,思维碰撞,理清了介入与退出的思路,当然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是幼儿的游戏经验。当然,永远不要忘记,所有的游戏都是有目的的,但是目的的决定权掌握在孩子手里, 而不是任何成人手中。
篇章三:专家引领指方向
常州市教研员专家庄春梅老师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她表示,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探索。活动设计是既要符合幼儿的经验,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要注重严谨性。针对建构游戏,庄老师提出教师要学会放慢脚步,静静观察,等待幼儿的成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表征、表述,这就是幼儿的学习过程。针对沙水区的低结构材料,在结合季节、主题背景的状态下,观察幼儿的游戏,提供适宜材料促进幼儿的学习。
通过“园际交流”这个平台,不但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而且对于建构游戏最佳的介入和退出的时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理清了沙水区活动开展的思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将今日所学、所思运用到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会更了解幼儿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幼儿的成长。
撰写:丁涵 摄影:陈伟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