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幼这个庞大群体里,有许多稚嫩青年,为了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新教师共同体”应运而生,成为园所培养新教师的基地,也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2017年12月20日上午,春幼新教师共同体第五次课例研讨活动,在前期充分的准备下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课例展示显风采
首先是何颖老师的课例展示《柠檬不是红色的》,这是一本巧妙运用物体形状和颜色组成的绘本。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关注到各种常见水果的特征,感受生活中美妙的色彩,大大的促进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何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形象,充分贯彻课程游戏化的宗旨。全程以变魔术的情境贯穿始终,立刻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充分展现了语言教学活动的特性,活动全程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使每个孩子都获得了表达的机会。


二、教研沙龙齐思策
接下来是由曹佳老师主持的沙龙活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回应。首先,曹老师播放了一段语言教学活动视频,何洁老师的语言活动《糊涂熊队划不快》,让老师认真观察视频中老师的有效提问和回应有哪些?视频播放完以后,每位老师都积极与大家分享,大家都初步了解了语言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提供语言支架,并用反抛的回答来继续追问幼儿。在了解了大致的语言活动中的回应时,曹老师反观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和回应又有哪些问题与困惑呢,何慧铭老师对于当幼儿说出与预设不符的回答时,不知道怎么回应。韩冬丽老师对幼儿回答的总结与提升不知如何回应。的确,老师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回应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接下来曹老师就为我们进行了一场关于语言教学活动中回应的营养大餐,让老师们了解回应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师需要的是在活动中运用有效的延伸性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旧经验,并将新旧经验连结,达到一个新的经验累积平台,同时激发幼儿构建新经验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幼儿尝试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即双向提问),进而建构主动的学习方式。每位新老师都奋笔疾书,记录下自己欠缺的部分,刚刚吸收了关于回应的理论知识,曹老师让所有老师结合课例,进行现场大练兵,全员共同分析本次案例中的回应,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何颖老师非常谦虚的自我反思,并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困惑,希望得到老师们的帮助与指导。耿平老师根据《纲要》中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的目标,有理有据,帮助何颖老师解决困惑。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为何颖老师出谋划策。最后,刘园长对本次的课例展示进行了一个总结。针对纲要,小班更多时候是愿意讲,愿意开口,教学活动中孩子们还是愿意表达的,能够根据画面能够关键的话语来表达清楚。这节课采取游戏化的手段来变魔术,教师可以对于魔咒更加生动有趣的呈现出来。更能够吸引孩子。表扬了何颖老师在新教师共同体中的快速成长。更强调小班的课堂不能感觉是在上课,而是在玩。

每次的活动都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是让成长看得见的证明。在以后的路上,新教师共同体的总负责人李晗老师希望主持的老师能够提前将老师欠缺的问题搜集,在会议上共同解决。 带着问题来,带着困惑来,带着收获走,带着智慧走。
(拍摄:韩冬丽 报道:丁文盛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