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捕捉与利用,遵循教育观、儿童观
————记支架六“弹性作息之经验分享”沙龙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还给孩子,以提升保教质量。我园全体教师于2017年6月29日集中会议室,进行了“支架六:弹性作息”的沙龙活动。
本次活动由韩萍老师主持。活动共分为4个环节:1、支架解读,理念引领2、案例分享,价值判断3、实践讨论,交流分析4、经验梳理。首先,韩老师从《纲要》、《指南》、支架六三方面讲解了实施一日弹性作息的背景,并指出了作息时间弹性调整的价值。接着,韩老师通过两个幼儿园对“玩雪”的不同处理方法这一案例的分享,引导我们从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学习观等四个不同方向去分析并进行价值判断。随后,我们进行了分组研讨,各班结合自己班级的案例,以及小班、中班、大班的时间作息,来谈一谈我们可以在哪个环节增加一些弹性。大家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最后总结:可以在幼儿来园、点心、餐前餐后、散步等环节设置弹性时间。活动最后,韩老师分别从处理好一日作息与生活、幼儿、教师、课程的关系出发带领我们学习了“如何实施一日弹性作息”的内容。
通过本次沙龙活动的学习,我想:“弹性”不等于随意,实施“弹性作息”要有度,有效捕捉与利用,遵循教育观、儿童观,要适时而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