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幼儿。”纲要中还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读懂幼儿,2016年11月14日在周嘉蕾老师的带领下教师集聚在一起围绕话题“教师如何读懂幼儿的心思”展开沙龙研讨。
镜头一:在实例中模仿
首先,周嘉蕾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幼儿游戏活动时的案例,结合区域活动现场观察记录分析研讨交流活动表进行讲解,让老师知道如何对照纲要和指南中的要求评析幼儿的行为,进行梳理归纳。
镜头二:在操练中提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老师进行现场练兵,两两合作,分工明确。大家一起讨论交流、集智慧于一体,刘丹老师和韩萍老师进行了展示交流,大家在写一写、说一说中知道了如何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析。
镜头三:在总结中思考
最后,周嘉蕾老师进行了归纳总结: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客观的记录者和专业的解读者。教师在掌握理论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分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此次沙龙,相信以后老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评价时会有更多的想法、对幼儿的分析也会更加深刻。
撰稿:陈伟 摄影:赵青 审核: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