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我园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为了推进我园幼儿游戏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5月20日,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开展了“专家来园指导暨园际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市教研室庄春梅老师来园指导,同时也有圩塘幼儿园、新桥幼儿园部分老师共同参与。
一、同课异构,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现场展示了三节律动《洗手帕》教学活动。蒋艳老师执教的课堂有条不紊,能充分关注幼儿“学”的状态,灵活调整“教”的方式,最后的创编动作环节使本次活动得到升华。赵霞老师执教的课堂通过搭建动作支架、图谱支架深深吸引着幼儿,包佳慧老师执教的课堂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自由想象创编动作的空间,同时还十分注意自己的表情、眼神等体态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位老师充分的课前准备,灵动的现场演绎,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魅力课堂。
二、区域游戏,常态展示。
课例活动结束后我园8个小班同时开放区域游戏。你瞧!小班的孩子们乐享在娃娃家里,扮演着“爸爸妈妈医生”等角色,热情礼貌地招待客人,为客人看病,忙得不亦乐乎;另一边的“妈妈,爸爸”们,正忙着带自己的“宝宝”逛街购物;建筑工人忙着搭建纸杯建筑物;美工区的孩子们正在忙着为娃娃家的宝宝制作食物、绘画水果、装饰小马……孩子们或两两合作或三三两两平行游戏,一个个都享受在区域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演绎着他们自己的角色。庄老师一边观察一边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大胆的孩子主动请客人喝果汁,当看到孩子们在区域中开心玩耍的场景时她频频点头微笑。
三、灵动教研,专家引领。
针对今天的三节同课异构课例展示,常州教研室庄春梅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梳理。1、从活动设计来看必须是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2、音乐教学需要多通道感官参与,在调动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后用语言支架支持、再建构音乐支架、最后出示简单的图谱支架。3、律动活动中的动作设计要体现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孩子去淋漓尽致地把洗手帕的动作表现出来。
在中午的区域游戏专题讲座中,庄老师重点为我们剖析了娃娃家游戏,她建议娃娃家游戏老师要增强孩子们的角色体验、娃娃家家的设计及串联……,同时为我们讲解了课程游戏化环境:自然角的创设要点。整个讲座过程中,庄老师频频结合春幼展现的小班区域活动高屋建瓴地为我们今后区域游戏指明了方向。
每次庄老师的到来都让我们跳出固定的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游戏,她的点拨犹如春风化雨,相信聪明的春幼老师一定有所领悟。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创设课程游戏化环境,为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打下结实的基础。



文/赵青图/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