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说话,促进环境的互动化,多元化,是幼儿园良好教育环境的主旨。《纲要》指出“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切实发挥幼儿园班级环境的整体功能和空间利用”为此,2016年1月8日中午,我园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会议室就“孩子的环境”——班级环境创设专题进行了现场教研。
此次教研活动由我园赵青主任主持,赵主任围绕三大篇章进行适时研讨:
篇章一:纸上谈兵——“孩子的环境”之解读
赵主任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谈谈“什么样的环境是孩子的环境?”回顾昨天的环境——都是为了追求精致和美观,常常剥夺孩子参与的权利,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畅想明天的环境——我们将要做到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空间,恰当布置课桌椅,以方便儿童游戏为基本原则,允许儿童跨区域游戏。根据六个支架的实施要求教师因地制宜、想方设法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班级的空间,而不是从教师利于管理幼儿的角度规划空间。
第二篇章:知己知彼——班级环境创设之观察分析
昨天已经过去,今天的我们还在路上,回归到我们实际的班级中,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合孩子的?赵主任通过一组组实际的图片进行对比讨论出:班级环境要体现出四点:1、儿童化2、课程化3、游戏化4有效性。区域设置要合理巧妙,才有利于幼儿自主活动和游戏体验,发挥互动效应和环境的育人价值。
第三篇章:百战不殆——班级环境创设之有效推进
百听不如一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借助于即将来临的新年,进行了实战演练:“以新年为主题创设游戏化班级环境(主题墙、班级大环境、区域设置)”各教研组积极商榷,通过智慧的火花碰撞出一个个奇思妙想地蓝图。
其实,不论是区域环境还是主题墙环境,都是给孩子提供主题给孩子提供支架跟孩子互动的一种方式手段。相信通过今天的教研,班主任们会在今后的环境布置中立足于提供给孩子支架性的环境,让“孩子的环境”得以彰显。
撰写:徐菊 图片: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