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扎根园本土壤,绽放科研微光:微型课题开题中…  如何预防流感  幼儿第13周食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保健之窗>>安全工作>>安全知识>>文章内容
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所的避难措施
发布时间:2015-03-03   点击:   来源:   作者:倪元美

 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所的避难措施

    如果在家中——  

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如是平房,可逃出房外,外逃时注意用被子、枕头、安全帽护住头部。室内安全地点有: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承重墙(注意避开外墙)。  

    如果在学校——  

听从老师安排,就近“蹲下、掩护、抓牢”。如迅速抱头、闭眼,躲在承重墙墙角、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不能在窗下或横梁下躲避,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不大声叫喊,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室外幼儿不要回教室,迅速撤离到学校空旷场地蹲下,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  

    如果您在电影院、体育馆或商场——  

不要拥向出口,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空调等悬挂物,以及商店中的玻璃门窗、橱窗、高大的摆放重物的货架。就近“蹲下、掩护、抓牢”。地震后听从指挥,有秩序撤离。  

    如果您在车内——  

应抓牢扶手避免摔倒,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  

    如果您在开阔地——  

尽量避开拥护的人流。避免与家人走失。  

    如果您被掩埋——  

    首先坚定求生意志。其次要设法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设法用手和其他工具开辟通道逃出,但如果费时、费力过多则应停止,保存体力。  

要尽量向有光、通风的地方移动。注意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  

   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尽量节省食物,以备长时间使用。注意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铁管、墙壁,吹哨子等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求援者靠近时再呼救。  

在封闭室内不可使用明火。  

    六、地震来临救助别人应注意什么?  

   ◎先救多,后救少;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  

   ◎要留心各种呼救声音。  

   ◎了解坍塌处的房屋构造,判断哪里可能有人。  

   ◎挖掘时,不破坏支撑物。使用小型轻便的工具,接近伤员时,要手工谨慎挖掘。尽早使用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如果灰尘太大,要喷水降尘。  

   ◎一时无法救出,可先将谁、食品、药品递给被埋压人员使用。  

   ◎施救时,要先将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尘土,再将胸腹部和身体其他部位露出,切不可强行拖拽。  

   ◎对在黑暗、饥渴、窒息环境下埋压过久的人员,救出后应蒙上眼睛,不可一下进食太多。伤者要及时处理,尽快转移到附近医院。  

   ◎救人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小心余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苏ICP备10201501号-2    电话:0519-8560608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