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心中的童谣 享受平安的梦想
——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文字汇报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千百个家庭是否平安的大事。我园自2008年开园以来,区、镇两级政府先后投入一千七百多元,随着安置小区的不断扩大,2010年镇政府又投入三百万改建了前办公大楼,全部改建成幼儿活动室。现在全园共占地面积13407平方米,生均16.9平方米.。全园共设21个班级,幼儿792名,教职员工70名。七年来,我园重安全,抓常规,以特色促发展,先后创建成“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常州市卫生保健示范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常州市绿色幼儿园”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我园紧密联系实际,以童谣特色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幼儿园安全工作取得了成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把安全童谣渗透在一日教学活动中。
幼儿园主体是3-6岁幼儿,安全教育应当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园以“童谣”教育为载体,与教学常规管理结合 。
1、环境的支撑,灵动地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
环境是幼儿园的隐性教育资源,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体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潜在的深刻影响。我园结合幼儿实际,将安全知识融入童谣,让篇幅简短,节奏感强,琅琅上口、易诵易唱,易懂易记的童谣布置了一块童谣天地,每天幼儿入园、离园时,都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流连于童谣长廊,久久不肯离去。活动中也能随处可见童谣的足迹,如上下楼梯时,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上下楼,不拥挤,靠右行,不调皮。先后有序不争抢,安安全全有秩序。”;饮水排队时孩子会说:“小朋友,来喝水。轻轻吹,慢慢喝,喝完水杯要放回。” 中午散步时也会听到:“小朋友,排队走,你在前,我在后……”,整个幼儿园弥漫着浓浓的童谣味。
2、多彩的活动,快乐地体验到安全的重要性。
童心璀璨,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喜欢表现、表达,因此我们开发了以安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火灾篇》、《自护篇》《自救篇》……从幼儿年龄特点入手,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同,小班幼儿多用配以情景表演辅助童谣学习,中班幼儿则用同伴中的案例说明童谣,大班幼儿相互讨论创编童谣。同时我们开设了“情景剧场”,为孩子提供展示童谣的舞台,每个阶段我们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舞动童谣,安全你我”主要展现童谣的各种表现形式:诵读、吟唱、游戏、绘画……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孩子在活动中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会了保护自己。“常规童谣伴我成长”在丰富了春幼校园文化的同时规范了幼儿日常安全生活学习、安全游戏的行为,活化了教育形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设计各种类型的安全游戏和相应的内容的童谣,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性的社会互动环境。幼儿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扮演各种情境下的角色,学习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幼儿在游戏中愿意遵守规则,获得控制与影响环境的能力,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非常有益于幼儿学习安全行为。“每周一童谣’是我们开发的一个常年性活动,通过幼儿园的音像、喇叭对全体幼儿播放童谣,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感受童谣的内涵,同时把安全教育通过视听跟诵的形式让孩子常记于心,时时萦绕在耳边。例如本周播放的消防拍手歌,孩子一边听一边跟好朋友做拍手游戏,有的组成小组编成舞蹈,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3、情趣的课堂,精彩地演绎了安全的窍门。
幼儿是童谣活动的受益者,也是童谣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在充分学习、充分了解、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童谣进行收集、筛选、组织与实施。我们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童谣。《今天我来做消防叔叔》、《快乐斑马线》、《红绿灯》……根据幼儿的生活环境,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方言的童谣。《常州童谣》、《娃娃不哭》……根据教育需要,选择有益幼儿健康成长的童谣。《苹果版消防歌》、《消防版拍手歌》《火灾来了》……
4、身边的案例,细心地发现及时研讨。
优化课堂教学,让幼儿喜欢童谣的同时渗透安全的重要性的教育,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案例研讨我们选择不同的点进行探讨、分析。如:《消防拍手歌》重点放在表现形式的探讨;《常州童谣》中点探讨常州童谣的教学策略;《快乐斑马线》重点在如何关注孩子快乐诵读,而《错了歌》则改变了方向,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进行创编,为幼儿创编童谣抛砖引玉。每次研讨活动执教老师精心构思,听课组员积极发言,通过思维碰撞,总结反思,我们对童谣教学的方法与指导策略积累了一定经验。
二、安全常规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在抓幼儿安全工作的时候,跳出安全抓安全,从规范幼儿行为的养成教育入手,展开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幼儿园把安全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快乐学习——游戏训练——情景体验——自信展示———养成规范”的养成教育模式,以快乐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学习安全常识、安全管理规章、安全日常行为规范基本要求,严格进行安全知识和自救自护技能游戏训练,如:消防演练、紧急疏散等。今年9月份我园开展了“关注消防,珍爱生命,共享平安”的大型活动,为了增强消防实效性,我们还邀请了消防员叔叔、消防车进校园。我们的幼儿还亲自上阵,穿上了冲锋衣戴上了消防帽,感受着作为一名消防员的威风劲儿!通过此次活动,有效提高了幼儿园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做好春幼消防安全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我园还开展安全养成教育实践活动,每周评选喜洋洋班和美羊羊班,把孩子的行为习惯用量化的形式纳入评比中,通过组织学习、游戏训练、情景体验活动和进行成果展示树立典范,使安全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规范。主题活动、体验活动、常规渗透等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理想教育的感染力,法纪教育的规范力,身心健康的和谐力,实践锻炼的适应力和安全学习的自控力,使安全教育内化成为孩子自觉的行动。
三、让安全的教育辐射到和谐的家庭和社区。
幼儿是社会中的一员,安全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教师用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孩子,深入观察和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培养他们的需要和欲望,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和家长配合,和社区配合,将安全教育从幼儿园辐射到家庭到社区,再反馈到幼儿园,建构环形教育体系、环环相扣不松懈,形成教育合力。我园整合环境的教育力量——开展“进幼儿园、进家庭、进社区”三进活动,发动家长力量举办互动课堂,如请邹警官来园开展“遇到坏人怎么办?”的游戏,让孩子在边吟诵童谣边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我园广泛寻找适合幼儿的教育资源,加强与民警、交警、巡警及消防部门联络,共同做好警校共建工作,开展交通规则、法制安全、防暴安全、消防安全、急救常识等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园平安。我园利用家园联系栏和晚间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向家长宣传安全童谣的内容和作用,在与孩子共同吟诵安全童谣的同时巩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达到良好效果。
四、取得成效
我们把安全童谣作为小型的研究单位,组织大家学习与研究,积极撰写科研论文,教师们先后在省、市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我园从管理层面到一线教职员工重视、支持平安校园的建设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幼儿初步懂得避险、逃生的基本方法,其规则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护、自救能力得以提高,积累了正确应对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经验,维护了幼儿园稳定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生命有多重要,安全工作就有多重要,生命有多大,安全工作就有多大,生命成长有多难,安全工作就有多难。”这是我园电子屏上经常滚动的提示语,这七年来,春江幼儿园正是这样从基础做起,注重安全教育,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伴随幼儿茁壮成长!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20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