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扎根园本土壤,绽放科研微光:微型课题开题中…  如何预防流感  幼儿第13周食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保健之窗>>安全工作>>安全、健康课程>>文章内容
大4班6月份安全课程
发布时间:2013-06-27   点击:   来源:   作者:刘权

 

安全教育课程
时间 2013. 06.6    班级大4  教师 韩萍、刘权

活动名称  
交通安全伴我行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 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  
 (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  
 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 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 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 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 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出示三种标志,进行归纳总结。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常见的三种交通标志,蓝色白图案的标志叫(指示标志),红色圆圈内画有不同图案,还有一条红斜线的标志叫(禁止标志),黄色三角形内画不同图案的标志叫(警示标志)。  
 小结:小朋友记得真准确,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交通标志,看谁先说出来。  
  
 4、播放flash动画,巩固对标志的掌握,有奖抢答。  
 播放画面,幼儿观察,以最先答对的幼儿为胜,并奖励小粘贴。  
  
 (三)学习指挥手势,现场指挥  
 1、师: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顺利通行,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今天,我们就邀请来了女子中队的交警阿姨,让我们欢迎阿姨的到来。  
  
 2、警察:孩子们,刚才你们已经知道了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认识了不同的交通标志,现在,阿姨给你们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 大家说说是什么意思?有信心学习吗?警察做指挥动作,幼儿猜意思。  
  
 3、游戏“学做小交警”,学做交通指挥手势。  
  
 (四)游戏:“交通安全伴我行”  
 师:孩子们交警阿姨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就请交警阿姨作我们的现场指挥,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道具,扮演不同角色,交警站在十字路口,进行现场指挥,在音乐伴奏下,展开游戏,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观看指挥手势进行行驶。  
  
三、结束  
 集合队伍,讲评情况:  
 交警:“孩子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和阿姨都觉得你们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  
 老师:“希望你们能像阿姨那样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让更多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组织幼儿欢送交警阿姨,自然结束  
  
 
安全教育课程
时间 2013. 06.20    班级大4   教师 韩萍、刘权

活动名称  
电梯里的大熊猫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 (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   
                   (出现问题情境)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   
            2、欣赏动画片   
            3、理解故事 (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   
                  (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   
                  (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  
(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 (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   
                   (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观看幻灯、讨论   
    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 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2、分组讨论:请幼儿自由结伴,自选一种场景,将合适的做法画下来。   
    3、交流相互之间的发现:展示各组的画,相互介绍   
四、活动延伸   
            1、两人结伴阅读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回忆并讨论,说说红袋鼠还可以怎么做?如果你也在电梯里,你会怎么办?   
             2、故事表演: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苏ICP备10201501号-2    电话:0519-8560608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