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融融,正是运动好时候。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开展,全面提高我园户外活动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及教师在户外混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能力。11月29日上午两园区骨干教师聚焦西苑部分户外游戏场地,展开实地考察和游戏观摩,并于下午在西苑大会议室展开游戏场地创设与组织优化策略的剖析研讨。
篇章一:观摩现场
户外混龄时间到了,在各班解散之后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期待的心情奔向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场地。本次开放的场地有艺术森林、西塑木场、彩虹跑道、跑酷部落、沙水乐园,属于幼儿园中西部的户外场地,在冬日十点左右,正是是阳光覆盖活力满满的几个区域,这几个区域也是幼儿较为集中,参与人数最多的场地。西、南两园区的行政和骨干教师分成四组,分别进入到这些户外活动区中,有的老师加入到当下的运动情境中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体验该场地规划的合理性;有的老师们则是在观察完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三人成组互相交流各自对场地的意见,现场绘制场地更改的图片,在活动结束时与场地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在现场,我们能看到尽情挥洒汗水愉快奔跑的儿童,也能看到细细琢磨不断反思的教师。
篇章二:专题研讨
下午的户外混龄教研活动由韩萍主任主持,两园参与观摩调研的教师参加。教研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共话——畅谈户外混龄游戏场地的现状与问题”,在这个环节大家分别艺术区、跑酷区、戏水区的安全性、游戏性和挑战性提供了自己的看法和困惑,尤其是针对戏水区玩沙、玩水的两大功能,在冬季既能呈现季节变化带来的游戏类型变化,又能让幼儿在玩中有更深入的成长,是值得大家一起共研思考的。
第二环节“共研——商讨后期户外混龄调整优化的策略”,在这个环节老师们也分成四组共同思考以下四个话题:设置的游戏如何满足各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如何激发幼儿游戏兴趣、随着季节的变化如何调整游戏内容,如何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西塑木场地组由孙超老师代表发言,孙老师提到要将场地中的功能进行融通,利用多种材料创设情景,让幼儿带着任务进行大循环运动;艺术区组由刘丹老师代表发言,刘老师提到户外艺术区要区别室内美工区,要将艺术与运动结合,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动作,结合多元材料来激发幼儿大型作品的创作,也可结合steam项目来开发艺术活动;跑酷区由张亚晋老师代表发言,张老师提到利用跑酷区长跑道的优势,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跑步运动,也要增加小型多样的器材满足钻、爬、跨、跑、跳的运动技能,更要创造情境吸引幼儿来参与;最后一个沙水区是费苏亚老师代表发言,她提出在沙水需要提供适合幼儿操作的器材,比如梯子、轮滑等,让幼儿尝试进行stem项目,沙池更可以提供沙画寻宝的玩法,让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来参与。
活动最后,殷藜芬园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引领本次户外调研之后混龄运动的前行方向。殷园长说到,目前对西苑户外混龄场地的调研是在做未雨绸缪的准备,因为下半年省优质园复评在即,户外场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让西苑的户外活动更具儿童立场、更具游戏精神,是我们当下去重视和调整的。通过这次调研,老师们也要意识到户外活动中有效的师幼关系,需要充分利用混龄的情境去提升儿童效能感、促进儿童健康,从运动场到游戏场,全面促进儿童全领域发展。
撰稿/顾滢滢 拍照/顾滢滢 审核/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