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南》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质量。为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 ,5月29日下午春江幼儿园西苑小班组在杨婉君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评估指南》A3教育过程中的“活动组织”中的22条考察要点,结合日常区域活动展开了探讨“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的沙龙研讨。
环节一:基于自身理解,自由说
首先老师们用贴近幼儿生活、多感官探究、获得新经验、具有挑战性等词或一句话说出了自己对“有意义学习”的理解。其次结合区域游戏探讨出对话交流、实际操作、参观欣赏、作品记录表介绍等分享策略和小组分享、同伴补充式、集体探索等分享形式。
环节二:结合实际案例,分享说
陈豆豆老师分享了美工区《扇子》的案例、谭雨菲老师分享了特殊儿童画画的案例、赵振莹和蔡玉丹老师分享了益智区《小鱼》的案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总结出支持幼儿有意义学习的六大策略:丰富的游戏材料、充足的游戏时间、积极的情感激励、陪伴式观察倾听、适时的游戏引导、同伴的经验分享、情境化的游戏环境、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环节三:聚焦视频案例,分组说
根据杨婉君老师提供的案例,老师们分组围绕问题“是否是有意义的学习?体现在哪里?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支持”展开了研讨。两组老师头脑风暴,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了有意义学习的支持策略,老师们对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和如何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蔡玉丹老师根据本次的研讨进行了整个活动的梳理,并形成思维导图,以便我们日后工作的应用。
环节四:提升引领
陈园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首先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为以后的教研活动起到了示范作用,其次提出了以后的解读需要三个每一:每一条丝丝入扣(明确意义、为什么这么做,应该怎么做);每一步要步步入心;每一个老师要个个有料,指标要深入心中。
成长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有着自己的方向、速度和力量,对孩子如是,对我们亦如是。本次研学,让我们寻到了前进的方向。在研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向下扎根,是一种成长力量的延伸;向上扎根,是一种内在生命的绽放。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一起为幼儿过上“充实且有意义”的童年生活、为教师拥有“充实且有意义”的教育体验而努力共行!
撰稿:时文雅 摄影:徐栋 审核:杨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