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平教授的《再论幼儿园课程审议》中提出课程审议是一项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工作,也是一项能充分反映并有力提升教育专业水准的工作,还是一项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工作。为了提升课程建构的实效性,提高教师对于课程的研究能力,2023年4月3日下午,在薛珂老师的带领下中班组进行了《你好,春天》主题中审议。
环节一:回顾精彩瞬间,谈经验生长
首先,薛珂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了主题目标、主题线索;接着,老师们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谈了幼儿的经验生长,老师们发现幼儿对于花草、植物和动物的经验增长是非常明显的,他们对于植物的名称、生长习性等特性有了更为具象的了解;然后,老师们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给我们展现了幼儿在春天里精彩的、有意义的活动。
环节二:聚焦课程问题,寻解决策略
在中审议的过程中,老师们围绕班本化资源的挖掘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主要聚焦写生、种植和天气三个问题展开了研讨。聚焦写生,老师们从构图、取景、材料、写生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策略,并指出写生结束后,我们也要关注幼儿情绪、赋权幼儿。聚焦种植,对于花凋谢后怎么处理老师们进行了智慧的碰撞:可以让幼儿感受植物的周期长短,一起讨论怎么保存植物种子,提供观察记录激发幼儿兴趣。聚焦天气,老师们挖掘了“植物、动物、人的活动”3个切入点,可以根据幼儿兴趣、需求开展活动。
环节三:梳理价值经验,谈活动收获
王敏威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了本次活动研讨出的有价值的经验,接着老师们谈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我们要追寻幼儿的真问题,在幼儿与幼儿的对话中,在师幼对话中,去追寻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尊重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最后,薛珂老师进行了总结:实践出真知,这个办法是否适宜,还是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在后期开展主题活动时,老师们可以持续关注幼儿经验水平和兴趣点的发展。
环节四:专业引领提升,助专业成长
在中审议结束后,陈园对本次的审议活动进行了专业引领,提出本次活动有四个亮点:三个研讨的问题接地气,教师准备比较充分,研讨有深度,解决路径明。同时指出老师们需要思考:活动中的问题接近专题审议,专题审议与课程审议是有区别的,课程审议倾向于接下来怎么做;课程审议审的是儿童,议的是老师的策略,审议中幼儿在哪里不够明显。
幼儿园的课程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框架,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流程,通过本次课程审议,老师们清楚的意识到“适宜的课程才是最好的课程”,我们将会最大程度地追随儿童成长的脚步、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主题审议工作仍在路上,我们对课程的思索、研究、解读也会不断扎实践行。
撰稿:陈伟 摄影:徐栋 审核:王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