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更有效、更科学地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理念,助力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实现家园共育,春江幼儿园在2023年3月1日下午分别于南苑、西苑两个园区同时开展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一、 问卷访谈,关注家长需求
(一)前期调查,数据为先
为了帮助家长明确科学幼小衔接的内容和意义,达成教育共识,年级组长查娟芬老师带领大班组全体老师共同研讨,制定《春江幼儿园幼小衔接大班家长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从而制定更加适宜的家长会方案。数据统计显示80%以上的家长们关注的问题聚焦以下几个点:倾听能力、专注力、独立完成作业、书写习惯、阅读习惯、自理能力、时间观念,还有少部分家长关注的是提前学习一年级知识如拼音、写字等。
这份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远超于单纯的知识学习,根据家长们的关注点大班老师们将专题活动聚焦到幼小衔接的学习准备上。
(二)方案筹备,聚焦需求
本次专题家长会为突出实践效果,将从社会准备、身心准备、生活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入手,聚焦“学习准备”,直面家长焦虑,从理念渗透和家园合作策略上给予问题解决的方案。同时各班结合教育实际,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会议呈现方式,确保家长们喜欢听,对我园的幼小衔接课程给予肯定。
二、以爱相约,台卡尽显温馨
听说爸爸妈妈即将来幼儿园参加家长会,孩子们都又激动又开心,一方面非常迫切地想要把自己班级介绍给爸爸妈妈,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心里话想要对父母说。于是老师和孩子就一起行动起来,用画笔认真地画出自己的可爱画像,用心装饰自己的名片,设计制作爱心签等多种“爱的表达方式”装点签到台环境,用最温馨最热切又最童趣的方式欢迎家长们。
三、专题现场,尽情投入互动
(一)理念引领,携手成长
为了提升幼小科学衔接的意义,春幼还请来了春江小学一年级的季双娇和徐英两位教师,分别以教研组长和家长的视角给家长们准备了两场幼小衔接专题讲座,现场可谓干货满满。
季老师讲座的主题是“在变化中成长,在衔接中共育”。 “幼小衔接”是幼儿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它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所以季老师的讲座重点是向各位家长朋友展现小学的一日生活常规,从早上到校到下午放学,明确在常规中孩子所需要达成的能力要求和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如调整作息享受晨读时光,认真听课享受学习时光,健康安全享受文明课间,独立自主享受午间时光,学会整理享受有序生活。
徐老师的讲座主题是“童心闪耀,科学衔接,未来可期”,以《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为抓手,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保障幼儿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徐老师讲座中使用了很多发生在她大班的孩子以及一年级孩子身上出现的案例,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导家长幼小衔接,不是填鸭学习的短期行为,而是家、园、校三方携手并肩的合作共育。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而是科学的陪伴孩子在每日的生活与学习中,逐渐养成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好习惯、好品质。
(二)班级相聚,用心交流
因为疫情,家长和老师也是许久没有在班级相聚。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会前各班教师带领家长朋友体验游戏“传杯子”的快乐,分析游戏带来的教育价值。游戏中大朋友们笑声不断,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家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身临其境感受宝贝在园的快乐。
其后老师们根据调查问卷中聚焦的问题“学习准备”,组织班级家长开展体验式沙龙活动。关于幼小衔接的学习准备,它主要包括的是: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那么当日探讨的就是两个问题:1、在幼小衔接的学习准备中,哪方面最重要,为什么?2、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现场家长朋友们分成小组结成学研小团队,用各自的家庭教育经验以及学习到的幼小衔接方式,或记录或热烈讨论,将自己的看法和同伴一起分享,在这样的思想碰撞中,产生出对科学幼小衔接理念更深层次的认同。
四、科学衔接,理念入心之行
本次专题家长会引导家长们进一步了解了做好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家长们会后纷纷在班级群留言,联想到孩子们平日的表现和今天学习到的幼小衔接策略,都表示将积极配合幼儿园,齐心协力、步伐一致地对孩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让孩子们不管在身体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能平稳顺利过渡。
在今天这一场双向奔赴的旅途中,借着梦中的点点星光,联结心中的种种期盼。教育,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家园沟通、理念共建的过程。让我们携手对孩子们有更多一分理解,更多一分耐心,更多一分方法,更多一分支持。品味虞永平先生所说:“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撰文/顾滢滢 摄影/各班教师 审核/查娟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