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游戏学习价值意蕴愈发凸显。为深入研究自发性游戏价值与支持策略,坚持树立儿童立场,通过观察与支持加大对幼儿在游戏中深度学习的研究并将实践经验转化到教科研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敏锐性和实践能力。2022年9月1日下午,春江中心幼儿园自主游戏组成员开展了课题计划交流。
篇章一:经验分享理策略
活动中,小中大三个级组的组长分享上学期的研究成果,谢丹老师分享小班组美工区的荷花,角色区的奶茶店和建构区水上乐园的案例,并梳理小班支持性策略:空间布局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设置,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创设情景式背景环境和可进入、可亲近、可触摸的环境,近距离感受与欣赏大自然中的美,多角度学习创作。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要,培养合作意识。发掘自发性游戏的价值点。中班组何叶老师以建构斜拉桥的案例,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同伴带动自发游戏的深入发展。角色区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发游戏,促进幼儿自发游戏。美工区以夏天主题中雷雨和向日葵创作为例,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分享交流,幼幼评论,教师及时表征记录,幼儿创作更加自主灵动。大班组黄良燕老师以美工区麦穗画,建构区水上乐园和角色区美食街为例,家园共育丰富幼儿经验,创设支持性墙面环境,提供空白的记录纸,在游戏中幼儿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表征。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支持,促进幼儿自发深入学习。
篇章二:自由畅谈聊困惑
集思广益,大家共同参与活动,才能实现良性灵动教研。因此课题组长韩老师组织成员开展研讨,请老师们结合分享的案例和策略思考当下自发性游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学期具体要研究什么。有老师认为研究的内容需要内化,一次现场、一次教研还不能完全理解,而是需要一个系列的实践与理论落实,逐步让教师将教研中的理论融入到行动中。还有老师认为可以结合《评估指南》重点研究自发性游戏中师幼互动这个点,小切点,深探究。还有老师认为在课题研究中需要具有敏感的课程意识,寻找一个有价值的自发性游戏,引导幼儿进入微课程并经历完整的过程,老师梳理形成的经验和路径。在共同商议中决定本学期放慢研究的脚步,围绕一个内容研透研深。将研究内容融入日常工作,捕捉挖掘自发性游戏案例资源,将日常案例带入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聚焦研讨,积极研究自发性游戏价值探寻与观察支持策略研究。
篇章三:计划交流明方向
在探讨与反思中,我们达成了共识,制定了本学期行动方向,围绕“各年龄段自发性游戏价值与观察支持策略”研透研深,由关键任务重点突破和专业自醒赋能增效两大措施实施以年龄段为界进行分组式教研形成经验共享。本学期课题研究将运用聚焦现场,有效沙龙、深入学习的相互兼容。具体措施是以年龄段为界,分组式研究,形成经验共享。运用观察记录的方式与反思剖析自发性游戏的整体现状及问题、产生原因、表现特征与价值。在“常态化”与“焦点化”的合作模式。课题研究方向,围绕空间布局、环境支持、材料投放、师幼关系和游戏内容的动态调整五个维度,重点研究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和游戏内容的动态调整。
凡是预则立,此次课题会议的开展,帮助教师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思路,也推动自主游戏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学中研,研中学,相信在所有课题组教师的合力推进中,自主游戏课题研究将做得更扎实、更完善。在春幼如水文化的滋养下生发灵动课题,助推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撰稿:贾冬玉 拍摄:贾冬玉 审核: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