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至,米粽的浓香带来了趣味的传统文化,粽叶的淡香萦绕在春幼娃的心田。为了丰富春幼娃的课余⽣活,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活、热爱劳动的情感,我园劳动课题组于2022年6月2日召开了第四次活动,通过识粽叶、包粽子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幼儿在劳动中感受端午传统文化的乐趣。
环节一:经验分享
此次活动由汪婷老师执教,汪老师以“你们吃过什么口味的粽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活动主题。紧接着汪老师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带孩子认识粽叶,并以视频的形式向幼儿展示包“三角粽”的方法。在汪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下,幼儿了解了包粽子的方法。
环节二:巧手裹粽
在了解包粽子的方式后,孩子们开始了包粽子的活动。孩子们自主选择包粽子的材料。只见孩子们拿起粽叶,用小手将粽叶卷成尖尖的小漏斗,一手拿着勺子往里面舀着糯米。糯米装满了,那怎样把它变成一个个可爱的三角粽呢?孩子们多次尝试,有的将两片粽叶朝着不同的方向遮盖粽子;有的添加了第三片粽叶包裹糯米。包裹好的粽子还会散呢,孩子们拿来绳子,将小粽子缠绕后系了起来,一个个可爱的小粽子从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
环节三:研讨提升
粽子包裹结束后,课题组成员聚集在会议室,在陈豆豆老师的主持下剖析了本次劳动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技能价值点,并探讨如何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老师们指出了本次活动的两个重难点:如何盖粽叶、如何系绳子。根据实践活动中的重难点老师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如:投放材料时可以投放便于幼儿操作的宽大粽叶;提供包粽子的示意图、系绳子的步骤图给予幼儿环境上的支持。 随后,课题组成员根据前期梳理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进行再审议,为各年龄段的劳动教育开展梳理出了核心经验。
生活的即教育,劳动即课程。幼儿在哪里我们的劳动课程就在哪里,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亲手裹粽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趣味,也收获了新的劳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