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我园新教师区域分享交流的能力,培养观察记录、区域创设方面能力的发展,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培养“心中有儿童、眼中有世界、行中有格局、育中有情怀 ”的“春之灵”四有好教师。2022年3月10日下午14点40分,春江幼儿园新教师共同体全体老师齐聚南苑,开展区域观摩以及分享现场、观察记录现场练兵、答疑小教研等活动。
篇章一、区域观摩以及分享现场
老师们于南苑小7班观摩区域游戏,王敏威老师对美工区、益智区和科探区的游戏进行了分享交流。游戏结束老师们齐聚会议室,针对话题1“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又是如何回应幼儿的?”进行了研讨,大家各抒己见,表达出了自己的观摩心得:将个体兴趣变成群体热点;让偶发性行为变为探索性行为;让发现问题变成解决问题;将交流分享变成情感体验。紧接着主持人抛出第2个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关注了幼儿的哪些能力的发展?举例说明。”老师们通过研讨总结出分享交流的金点子:活动前多做功课,为有效回应做好准备;活动中紧追幼儿,灵活运用回应策略。
篇章二、观察记录现场练兵
老师们现场观看了一段3分钟科探区幼儿的游戏视频,老师们使用了白描、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下两位幼儿的游戏过程,并通过研讨梳理出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应遵循以下原则:应明确观察的目的,并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观察应在确保幼儿有机会展示他们所有游戏能力的情境中进行;如果可能,应保证对幼儿室内和室外游戏进行观察;应在幼儿彼此熟悉并熟悉环境后才开始对幼儿进行观察;应持续观察,以确保记录的是幼儿典型的游戏行为。
篇章三、答疑小教研
主持人结合老师们本月中关于创设区域时遇到的困惑,设置了答疑教研专场,老师们围绕两个问题提前思考:1、在益智区游戏中我们应该如何准确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游戏材料?举例说明。2、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幼儿对材料不感兴趣了,应该怎么做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兴趣?老师们准备充分,在智慧的碰撞中总结出在区域创设中应注意:趣味性、角色性(小班)、合作性、操作性(中班)、探究性、拓展性(大班)、安全性、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为区域活动创设物质环境,发挥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主导地位,激发幼儿的兴趣,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区域游戏活动的效果。
篇章四、总结提升促成长
活动最后李晗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升,提出教师应在幼儿自然游戏的状态下拍摄视频,拍摄镜头与幼儿齐平,撰写观察记录时聚焦一个目标进行观察,分享游戏案例用图文并茂(案例+图片)的方式。区域游戏后的分享交流要拓展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品质的养成,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本次活动的开展既为新老师提供了区域分享交流的学习机会,培养了撰写观察记录的能力,同时也为新老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享经验的平台,解决了在区域创设方面的困惑。相信春幼的新老师将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新学期展翅翱翔。
撰稿:吴玉 拍摄:吴玉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