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游戏是幼儿基于自身经验,自发性游戏具有偶发性、情境性、生成性,自主性。为了有效激发幼儿的自发性行为,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2022年3月3日下午,自主游戏组成员及自发性游戏课题组成员在徐菊老师的带领下,齐聚春江幼儿园百馨西苑园区会议室,围绕“不同年龄段幼儿自发性游戏的价值与特点”进行了话题研讨。
篇章一:案例研讨,理差异
徐菊老师借助视频回看让老师们谈自发性游戏产生条件及积极性,韩老师指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判断自发性游戏的产生是否有积极性,分别是看游戏是否从无主题走向有主题、看游戏的核心经验及看游戏时幼儿的学习品质。随后,小中大班教师代表分享了各班的自发性游戏案例,老师们结合案例梳理出了不同年龄段幼儿自发性游戏的价值及特点。小班自发性游戏受四方面的影响:生活经验的迁移;能力方面、性格方面;材料、情节;自发性游戏在小班幼儿中主题转换频率较高。中班以结构性游戏为主,幼儿游戏缺少计划。大班幼儿游戏计划性、合作性强,能自主确立游戏主题。最后韩萍老师总结,强调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自主的氛围和空间,才能进一步促进幼儿产更多的自发性行为。
篇章二:理论学习,增内涵
随后,徐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理论学习,指出自发性游戏有五大价值:促进幼儿动作协调性,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增强感知力、观察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增强规则意识;促进幼儿情感发展,激发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激发探究欲望。同时,强调不同年龄段幼儿产生自发性游戏行为的时间和条件存在差异性,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动态,给予“时空”支持,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
篇章三:好书分享,话感悟
观察是一门艺术,记录是一种语言,分析是一种能力,指导是一种智慧,它们都是教师读懂儿童、走进童心的桥梁。孙倩文老师就《观察,走近儿童世界》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建议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意识到他们的需求,及时作出适当的反应,形成合作与合作的师生互动。最后,赵青主任进行了总结提升,指出自发性游戏的价值可以更多关注幼儿学习品质方面的(创造力、有自己的主见、专注等);支持幼儿自发性游戏时老师更多要关注师幼关系——建立平等、开放、包容的班级氛围,远离高控,幼儿才能出现自发性游戏。游戏中观察记录、陪伴是最低标配。后期我们要讲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游戏作为研究的重点,形成策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老师们能将本次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通过实观察,真游戏,让幼儿回归儿童本性,回归教育本源,发现儿童的力量,享受精彩的“哇时刻”!
撰稿:杨婉君 摄影:黄良燕 审核: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