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老师们会与到形形色色的家长,有的家长能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而有的家长不理解幼儿教育与教师工作,让老师颇为头疼。12月3日春江幼儿园两园区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在顾佳慧与赵振莹老师的主持下聚焦研讨“不理解”型家长的沟通策略与话术。
篇章一:案例分享,明晰家长特点
活动开始,两位主持老师组织大家自由分享与不理解型家长的沟通案例,老师们根据案例展开讨论,分析沟通困难家长的群体特点。根据对案例的分析,老师们归纳了家长以下几个特点,如:“对孩子的期望值片面,片面关孩子发展”“不关注幼儿教育与教师工作”“对幼儿园组织的活动目的不清楚”“隔代教养”等等。
篇章二:情景演练,探讨沟通方式
结合老师们归纳的不理解家长的特点,我们在又该如何与其沟通才能赢得家长的配合与尊重呢?老师们分为A、B两组展开了现场演练,在演练中两组老师设计以“读书节打卡”与“疫情复课要家长配合拿被子回家洗晒”两件事情为背景分别与家长展开沟通。现场演练结束老师们根据两组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内容与方式展开评析老师的沟通方式,并指出了老师们与不理解型家长的沟通的策略,如:交流沟通时保持亲切的态度;换位思考,与家长共情;从对孩子的发展与成长角度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等策略。
篇章三:碰撞研讨,提炼沟通策略
在对两组老师的沟通现场展开评析后,老师们也结合理论与经验,展开了思维碰撞。老师们各抒己见,最后梳理归纳了与不理解家长的沟通策略,并根据不同情境归纳了一些沟通方式:1、以理服人:说话有事实依据,要有原则,可以以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让家长信服。2、巧妙谈话:有理智,有智慧,要消除与家长的误解和矛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采用“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模式交流3、与家长沟通时,不急躁,与家长共情,互相理解。4、摆正教师立场,要有沟通冷静期,适时冷静后再处理。
家园共育就是“一车两轮”,同步同相才能前行。沟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关键在于让家长理解幼儿教育、重视养成教育,关注幼儿过程生长。教师要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凡是影响孩子发展的现象,都是值得研究的。希望老师们将带着所悟、所学、所思,推动家园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报道:王群倩 摄影:陆丽红 审核: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