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提高我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致力打造“心中有儿童,眼中有世界,行中有格局,育中有情怀”的“春之灵”四有好教师,2021年8月30下午春幼的全体老师齐聚西苑园区音体室进行“立足儿童立场,优化一日活动”的线上学习。
本次学习内容分别是:新北区三井幼儿园徐英园长的经验分享“自主生长中的主动生长”、武进区机关幼儿园刘烨园长的“运动,我们真的懂吗?”以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丽霞院长带来的“教育部幼小衔接文件解读”。
自主生长中的主动生长
徐园长针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从自主餐点娓娓道来。以自主餐点的尝试这个支点撬动幼儿生活环节的全面自主,自主生活应贯穿与一日生活,从来园开始,包括餐点、如厕盥洗、自主饮水、自主散步等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孩子生来就是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我们在放手的过程中去发现孩子,发现他们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不要怀疑孩子们能不能、会不会、行不行,而是要看有没有给他们机会去操作去感知去体验。对接当下的教育行为,让我们不断反思:在一次次的行为调控、行为变革下,悄然变化的不仅仅是行为的表面,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思想深处固有认知的改变。
运动,我们真的懂吗?
刘烨园长从“运动的价值、幼儿园运动的五大问题、幼儿动作发展的序列、三大运动能力及指导形式”等四方面讲述了幼儿运动发展的身体素质如:平衡、协调、灵敏、柔软、速度、力量等方面都有所帮助。因此,幼儿的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大脑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性格的锻炼。体育运动能克服某些不良行为,使儿童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刘园长的讲座促使教师对接自己的教育行为,内观我们在幼儿运动中的知识储备与不足,给了我们专业上的指引。
教育部幼小衔接文件解读
张老师主要是以大班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幼儿园应该怎样做好幼小衔接,为我们解读了教育部有效衔接文件的规章事宜。明确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两者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
虽然今天只是线上学习,但是春幼的老师们依然能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有学习,有思考,有记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储备好能量,让幼儿在自主中拔节,在运动中生长,在幼小衔接中蜕变,为春幼孩子的灵动生长做足准备!
撰写:徐菊 审核:李晗 图片: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