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在调研的过程中,统计了教师对角色区游戏的困惑与需要,我园以教研组为单位抱团前行,展开了深入的研究。2021年6月8日下午,针对共性问题“角色区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成果汇报,通过剖析有效互动的时机和方式、分享交流的内容和方法,最终实现幼儿游戏水平和游戏质量的提升。
环节一:“有效互动”谈理解
现场老师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判断介入的有效时机;是解决孩子的问题,是帮助孩子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提升;帮助孩子架构知识经验等等。
环节二:“剖析问题”找共性,分享研究成果
各年级组老师们从本班级出发,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接着从问题的罗列中发现共性的问题:在平常游戏组织过程中,角色区常常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区,以至于孩子的游戏水平止步不前。因此,针对这一共性问题,小中大各年级组分别聚焦“现场是否需要介入(介入时机)以及分享交流可以交流什么,怎么交流两个切入点,借助案例进行了研究成果分享。如小班组介入时机——幼儿有困难有冲突、游戏无兴趣的时候进行介入。而中班是采取平行介入,角色介入,交叉介入,垂直介入等不同的介入形式。大班组是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和记录孩子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介入。
环节三:理清问题明策略
主持人依据各年级老师的汇报进行了角色区有效指导策略的梳理:
如介入时机——可以从游戏开始,确立主题;或者根据幼儿兴趣经验不足等方面进行介入,还可以依据情景需要丰富时,或者不良因素出现时,以及影响游戏进行时进行介入。
介入方式——可以针对主题,游戏过程的计划,思考和回顾,或者增加区域间的联动,展开新游戏,又或者是加入幼儿的游戏制造问题,丰富游戏的情景等方面进行介入。
分享交流:要从观察孩子的兴趣点,主题深入,观察孩子的困难点,适时介入,观察孩子的经验生长点,精确切入。
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教师只有真正发现角色游戏的魅力所在,发挥师幼互动关系建立的主导作用,精准把握好师幼互动的尺度,让游戏活而不乱的开展,孩子们才会玩的更开心,获得更多的发展。相信,通过今天的教研,老师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好持续关注,跟踪、建设角色区的准备。
撰写:王筱 审核:李晗 图片: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