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园基于儿童立场,贯彻“智慧随心、创意随行”的玩创课程理念,挖掘“三个一”课程资源、转变资源价值、开发适宜的课程。5月24日下午,春江幼儿园开展了“春生”主题背景下的课程故事分享会。
篇章一:走近,发现儿童的力量
本次共有6个课程故事参与分享。大家从课程源起、实施过程、课程反思、教师支持等方面,采用PPT展示与解说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阐述。如:黄枫老师带来的《牙齿咔咔咔》从偶发事件掉牙出发,从幼儿的行为、语言、表情分析出孩子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需求,从而开始了关于牙齿的探秘。蔡玉丹老师带来的《有趣的西瓜虫》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带领幼儿发现身边的美好。从认识西瓜虫、到寻找西瓜虫、最后探秘西瓜虫的生存环境与条件。整个活动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专注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顾敏译老师的《春三月,放纸鸢》从春天的活动和幼儿兴趣出发,通过“认识风筝”、“制作风筝”、“放飞风筝”的脉络叙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多元发展。6位老师一个个生动的课程故事,一句句专业的解读,再现了幼儿活动的场景,彰显了教师的专业精神,使大家犹如亲眼目睹了课程故事背后蕴藏的精彩,让大家感受到了老师和孩子之间“共同成长”。
篇章二:感悟,思不足
从6位老师精彩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发现成为了课程资源的生长点,师生共同建构的课程故事多元动态,社区及家长资源的合理运用拓展了课程实施空间。通过教师的关注与引导,进一步提升和挖掘了幼儿潜在的能力,让幼儿在自主、自由、愉悦、创造中体验。
陈梅芬园长也对6位老师的分享做了三方面的总结与提升:
1、课程故事要与幼儿的兴趣建立通道。
2、关注课程开展的线索。根据课程线索开展的课程故事,要结合《指南》的发展目标,教师精心设计,要关注活动细节幼儿才能深度探索。
3、教师的课程梳理虽然有了些内容,但是还需要再提炼。
相信通过此次分享活动,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让孩子直接感知、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的课程,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最有价值的课程。老师们将带着收获继续前行,与孩子一起演绎课程,与课程一起拔节成长。
撰稿:谢丹 拍摄:徐栋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