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3-6岁的幼儿处于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敏感期进行学礼、识礼、用礼等的礼仪教育对幼儿的文明礼仪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把礼仪文化教育融入到幼儿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礼仪。2021年5月21日下午,春江幼儿园两园区班主任齐聚会议室,围绕“一日活动中幼儿礼仪之游戏篇”进行了沙龙研讨。
篇章一:自由交流,梳理问题
在两园区主持人蒋艳和谢丹的带领下,各班班主任结合案例,讲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争抢、打闹、破坏玩具、大喊大叫等不文明的现象;部分幼儿还喜欢在游戏中说脏话。而这些不良行为不利于孩子们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礼、知礼。
篇章二:分组研讨,细化量表
针对前期各班班主任填写的幼儿游戏中礼仪量表,两位主持人围绕“户外游戏、区域游戏、自主游戏中礼仪内容的适宜性”进行了分组研讨。老师们仔细阅读了表格中的每一条指标,结合《幼儿礼仪》书中的相关内容对指标进行了再次细化及调整。老师们强调:游戏中要让孩子们学会使用“请”、“谢谢”、“没关系”、“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当发生矛盾时要学会谦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互帮互助;在等待玩游戏的过程中要有秩序;游戏中要爱护材料,游戏后要及时整理材料。
篇章三:总结提升,探寻策略
在活动的最后,两位主持人结合量表进行了再次梳理,并分享了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策略。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这样做:游戏前,轻松自然地进行谈话式礼仪元素渗透;师幼共创礼仪环境,如“礼仪提示墙”、“微笑服务”;角色游戏中渗透礼仪交往技巧;各区域设置礼仪规则。
幼儿的文明礼仪,不是在自然而然中产生的,也并非随着年龄的增长文明礼仪就必然发展完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进行游戏教学和文明礼仪的渗透中,幼儿们懂得了音乐游戏中蕴含的行为常规,懂得了如何规范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在角色游戏中学会了与人沟通、相互谦让的品质;在表演游戏中培养了幼儿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的品性。让我们继续探索礼仪教育游戏化的课程,让礼仪浸润每一位春幼娃,让礼仪之花开满春幼!
撰稿:杨婉君 拍摄:杨婉君 黄枫 审核: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