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起一个爱读书的幼儿。为培养“心中有儿童、眼中有世界、行中有格局、育中有情怀”的“春之灵”团队,春幼的老师用读书的方式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寒假期间,教师们共读《认识婴幼儿的游戏图式》这本书,在2021年2月22日开学第一天下午,我们两园区教师在教科室的带领下各自分成六个会场,同步开展了一段别有声色的读书沙龙。
疫情让我们的身体无法旅行,那就让我们的心灵在路上奔走。针对老师们的寒假读书情况,本次沙龙将重点根据第一章节进行研讨。活动的主持人分别是南苑李晗、徐惠芬、张伟娟,西苑陈梅芬、赵青、韩萍六位中层骨干教师,主持人就书中“什么是图式”的阅读提出两个研讨:话题一“不看书之前VS看书之后对书名的理解”;话题二“结合平时的游戏现场谈谈看到的幼儿游戏图式”,老师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程度准备案例照片,在各自会场发言时,我们做到有图有真相。
话题一:我认识到的图片概念
说到图式,在初识这条概念的时候,何颖老师会想到图式概念的翻译,从而观察到本书是由张晖翻译,而张晖老师正是指导春幼进行课程游戏化改革的专家;有的老师提到图式会让人联想到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在阅读完这个章节之后,老师们的认识就更加理论化深刻化,西苑中班会场的老师们还将自己看完书之后的理解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从而进一步构建出更加系统完整的概念认知网。小班和大班的老师们,有的还能用本书后余章节中的内容对 “图式”进行补充说明。小班组李晗老师总结到图式就是幼儿的行为模式,以操作和游戏形式存在,幼儿通过外在反复的行为不断地建构内在认知。
话题二:我了解到的图式案例
通过阅读第一章,老师们知道图式的种类有许多,其中书本重点说到的图式有八个,分别是“轨迹、旋转、围合、包裹、搬运、连接、定位、定向”。关于这八个图式,老师们能从自己教学的年龄段举例说明,一边对照照片一边讲解案例,各分会场的老师听的认真,讲的真切。很多老师谈到在低龄段幼儿身上更容易出现游戏图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图式会越来越精细,也会以组合的形式存在幼儿活动中。其中有两个模式“定位”和“定向”看起来非常相似,主持人还引导老师围绕这两个图式释义、动作行为的指向进行区分,老师们通过讨论互动,发现这两个图式出现的频次还存在年龄段的差异。
第一章的内容看似简短浅显,却总结了许多我们老师教育实践中可以印证的理论知识。这次短暂高效的读书沙龙,让老师意识到认识图式概念还只是第一步,了解图示背后的秘密反观到我们的教育行为才是读这本书的终极要义。读书沙龙虽然已经结束,但今后的读书活动还要继续,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用笔、用案例、用脑、用嘴来读书和思辨。
撰稿:顾滢滢 摄影:通讯组教师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