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游戏化深入开展,更好地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区幼儿园开展了关于课程资源建设的园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新北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课程资源建设案例。在材料文稿初评的基础上,2020年9月29日下午,在春江幼儿园百馨西苑园区二楼音体室进行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成果第一类第二轮汇报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徐志国老师、西夏墅幼儿园孙步英园长、魏村幼儿园陈华芳园长及圩塘幼儿园丁蓓园长担任评委,来自新北区12所幼儿园的老师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展示。
篇章一 遇见资源 遇见成长
勾连幼儿生活,寻找课程生发点。在汤庄幼儿园的《指向生活的社区体验课程——“门户”之见》,百丈幼儿园的《一颗智齿的故事》、藻江幼儿园的《红小梦之旅》分享中,课程建设以兴趣追随、以问题导向、以生活为契机,从资源筛选、价值判断着手,长程架构一系列幼儿真正想做、能做、有挑战的活动,从而实现资源全纳、对接关键能力、助推经验生长。
抓住时代热点,寻找课程突破点。龙虎塘幼儿园《不“疫”样的毕业季》、华山幼儿园《疫起戴口罩》、薛家幼儿园《赋”一米向阳、“收”一轮生长》、新桥幼儿园《走,我们去摆摊头》、三井幼儿园《清洁车的故事》。五个案例以当下疫情防控、劳动教育、地摊文化为引,突出时代教育的大背景,整合社会资源、家长资源,甄别梳理资源开发利用对幼儿的价值,弹性调整课程走向,凸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浸润自然社会,寻找课程创新点。奔牛实验幼儿园《我们的麦子朋友》、银河《蚯蚓来啦》、春江幼儿园《课程在弹性中生成——幼儿园虫资源的开发利用时间研究》、新华幼儿园《探秘合欢,“源”来如“此”》,遵循活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广阔资源,给予幼儿时空、环境、材料的支持,渗透艺术创作、区域游戏、日常观察,充分调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思维,诠释生命教育的真谛。
篇章二 遇见课程 遇见经验
在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究之旅中,新北人在徐志国老师的引领下,蹲守教育现场,共同寻找到广适的、实用的课程实施经验,不仅有更多的老师卷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更能在生动的教育故事中,看到鲜活的、成长中的儿童。
正如评委陈华芳园长所说,特殊的时光、特殊的事件、平常的生活都可以成为课程的来源,最重要的是教育人的专业嗅觉和专业能力。徐志国老师也提出了5点实施要点和建议,即幼儿兴趣是前提,课程开发中应尝试找到幼儿主动学习的证据;课程的推进是有线索的,基于专业和对幼儿的观察,预设可能的发展线索,而不是依赖教师主导的课程网络图;儿童在课程活动中的经验兴趣需求是反映上一阶段活动效益的关键信息,内容的开发应基于幼儿又高于幼儿;课程的组织形式应是多元的,以满足个体、小组、集体不同范围幼儿的真实需要。
篇章三 遇见荆棘,遇见反思
课程从发生到发展,是否在每一个阶段既基于孩子的经验,又隐藏了一些适宜的挑战?在课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为什么要把儿童带到这里,而不是那里?儿童立场又具体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更需要未来我们在课程资源建设中不断推敲和反思,不断追问和总结,以期课程实施的再优化。
借力本次课程资源建设成果展评活动,我们幼教人将进行再思考、再探究,立足儿童,有效挖掘幼儿感兴趣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支持幼儿的发展,推动园本课程的有效变革和落实。
撰稿:李晗 拍摄:陆凌云 审核:陈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