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8月23日,春江幼儿园邀请了新北区教研室徐志国教研员开展了以“”从儿童的立场,谈初期课程与保教质量提升”的专题讲座。
篇一:厘•课程方案
本次活动从陈梅芬园长分享春幼玩创四季生活课程方案介绍开始,从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要点、课程保障等几方面将我们推动课程开展之路徐徐展开,同时提出了实施中的不足、困惑,徐老师在肯定我园课程建设的同时,提出关键四点:“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的课程从哪里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如何寻找发展的证据”让老师们从而厘清“玩创四季课程”的本质,认识到“四季”是发展的线索,梳理四季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明确转化为儿童的经验和发展是目的,四季课程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资源到课程转化为儿童的经验获得,让老师们打开课程方案梳理的新思路。
篇二:谈•课程变革
接下来徐老师以小切口“新学期”导入,提出“开学前环境创设的五点标准”、“开学前老师的四项工作”,给了春幼老师可视化的具体操作要求,同时,徐老师例举开学初期的“三大课程”,促进老师不断地转换思维,做好期初的课程工作,比如:三大课程之“日记本”让老师们给孩子表征、记录自己的一日活动的权利与机会;“禾苗闪光课程”让孩子们用真游戏体验去链接暑假与新学期生活;“特有时光微课程”中,从假期的时光故事到发现班级环境之变、参与班级环境创设到按需实现大带小适应课程,给老师们清晰的思路链接自己班本情况,在无形中将课程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老师们重新看待幼儿园课程,明确课程就是支持幼儿做符合幼儿需要、适合幼儿天性、力所能及以及有挑战、有趣味的事。同时,徐老师建议级组进行教研,不断叩问:“新学期,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在哪里?”“幼儿的“需求”信息如何有效的调研?”“当下班级日常教育的“质量”在哪里?”通过不断的反思来反推课程建设的路径。
篇三:思•保教提升
除了新学期的课程变革与设计的几点思考,徐老师还针对如何去审视和提升班级日常保教质量进行从点到面的阐述,用“是否更能看到幼儿行为中蕴含的经验”等“日常自我检查微8条”来检查课程游戏化是否有效;从“儿童立场的课程”明确课程存在于幼儿的现实生活、与周围资源的互动中,解决问题,迎接挑战的过程中。除此之外,徐老师通过六大核心能力让我们读懂儿童,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从明确管理者的智慧、胸怀与格局“提升日常管理的质量”,从而提升引领课程游戏化的能力。
徐老师满满地“干货”给春幼老师带来交互式的头脑风暴,让老师们在自省自查中,重新审视自己的儿童观、课程观。明确高质量课程的基础是师幼的每日生活,核心是游戏,发展线索取决于幼儿当下的兴趣、问题和经验的需求。新学期已经起航,我们将在课程变革途中,从实际出发,从蓝本出发,从生活出发,从改造出发,做儿童成长的专业引领者,支持者,走向创新与发展!
撰稿:孙婷婷 拍照:王敏威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