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审议是每个园所课程改革之路上必然要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让幼儿在课程中快乐、创意、自主、灵动生长。2020年7月13日,我园全体教师齐聚会议室,在陈梅芬园长的带领下围绕“夏长”课程后审议进行了研讨。
篇章一:集体学习,让理论更扎实
首先,陈园长从对文字概念的理解及案例举样两个不同的维度阐述了课程后审议的定义和意义;明确了课程后审议的六大内容,即审结构、审儿童、审资源、审内容、审环境、审教师;梳理了后审议五大流程,即收集课程、回顾分析、集体评估、调整重构、完善方案。在陈园长的精彩讲述中,老师们对课程后审议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篇章二:分组教研,让课程更丰满
紧接着以“夏长”为主线,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从主题结构、目标、内容、资源、环境等方面展开了头脑风暴式交流。老师们带着思考,带着过往经验,带着案例,围绕“原主题网络图是否适宜?如何调整?幼儿在课程开展中获得了哪些发展?在主题活动中哪些活动需删减、重构、保留?在课程开展中挖掘了哪些有价值的资源?”等问题进行研讨。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多个角度对预设活动进行进行分类、取舍、衍生拓展,凝练压缩,优化课程内容。
幼儿园的课程不是静态的,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框架,而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动态流程,在后续的主题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的关注幼儿的实际行为和需求,及时调整跟进,努力实践,让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基于经验—拓展经验—提升经验”的过程。
撰稿:杨婉君 拍摄:杨婉君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