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构建幼儿园生成课程,提升教师课程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6月5日,蔡玉丹老师带领小班组教师开展了“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兼容?”的实践研讨活动。
一、交流共享,以问题促思考
教研以“什么是预设课程?”和“什么是生成课程?”两个问题拉开序幕,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孩子的兴趣和经验是课程的出发点”,“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还有生成的,要对孩子的兴趣点进行价值分析”,“从课程发展的角度看,预设课程是基础,生成课程是发展。生成在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等等。
二、立足园本,以研讨促实践
随后,老师们用问题引导讨论,用集体智慧的碰撞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兼容?”我们该如何做?有老师提出:“教师预设的活动内容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确定内容。”也有老师建议:“教师预设的活动计划必须是弹性计划,要留余地给幼儿,使之有生成活动的空间,让幼儿有机会开展自己生成的活动。”
三、豁然开朗,以理论促实践
最后,老师们在讨论过后再结合理论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在预设与生成统一的观念下,课程实践更“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在瞬息万变的活动过程中作出决策,不断调整自己的设想和计划,与儿童共同创造奇迹”。
本次教研过程老师们注重参与、扎实有序、充满生机,老师们对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大家将带着收获,继续探索在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
撰稿:汪婷 拍摄:朱丽 审核: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