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区材料投放是立足于幼儿年龄特点和数发展需要,投放适宜,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构建初步的数概念,从而体验数学的重要性。让幼儿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所以,研究幼儿园数学活动区教学材料投放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我园自主游戏课题组成员在李倩云老师的主持下于12月13日下午在春江幼儿园西苑园区开展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数学区游戏案例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教师投放该数学材料的价值点是什么?教师在孩子在材料初期、中期、后期投放的方式及组织策略。”两方面进行研讨。研讨现场,大中小三位分享案例的老师都能从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针对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等方面进行材料的投放,也能通过游戏材料细致地观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接着现场的老师们针对本次三个年龄段案例中“教师在孩子在材料初期、中期、后期投放的方式及组织策略。”进行了分组研讨,进过智慧的碰撞交流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如:初期老师对材料筛选,寻找价值点,对幼儿的前期经验了解观察。中期观察沟通新经验,判断材料适宜性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后期增加调整材料,增加难度,根据幼儿水平分层推进等。
最后李倩云老师分享了“在数学区教师如何通过材料观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如:投放数学区材料时,选择投放材料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区域活动的目标投放。注重材料的安全性和生活化;注重材料的科学性和可验证性注重材料投放的低结构化和多功能性;注重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和操作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变化性和丰富性。行动前期:关注幼儿是否达到预期。行动中期:关注游戏中的多种学习。行动后期:深入幼儿学习过程。
总之: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操作中进行的。相信老师们在以后的数学区的操作材料投放中,会为幼儿打开另一扇通向数学王国的大门。让数学区域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孩子。
撰写:徐菊 审核:李晗 图片: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