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设有价值的创意手工坊支持性环境,为了有效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探讨教师在手工中的指导策略,我园于2019年11月15日下午三点开展了《课题游戏背景下幼儿创意手工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组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中的老师们都能积极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环节一:观摩中国风创意手工坊
为了此次创意手工坊的展示,刘丹老师准备充分,中国风创意坊开设了编织区、民间艺术区、青花区和水墨区等6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材料丰富、墙面环境有价值,为大班孩子的创作提供了支架。瞧!大三班孩子在游戏中都很专注,编织区的孩子在编织手链、围巾;青花区的孩子能够在纸质瓶子上熟练绘制青花图案;剪纸区孩子会先构思图案再剪纸、水墨区的孩子们画的水仙花、仙人掌活灵活现。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为后期沙龙提供了有效的游戏场。
环节二:共聊创意手工课程支持性环境
本次沙龙由潘嘉雯老师主持,主要围绕“ 理材料、谈指导策略”和“ 创意手工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这几大问题展开讨论。每个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如青花区可以提供一些立体的材料;民间艺术区可以进行有主题、有情景的制作,并在墙面环境中投入有中国特色的欣赏材料等,以此来加深孩子对中国特色的了解,促进孩子们的动手欲望,增加创意手工坊的中国韵味等。
最后,老师们针对“以中国风为主的创意手工坊的资源创设”和“周边资源的挖掘”两方面进行了分组讨论,每组都集思广益,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如在创意手工坊加入麦秆画、刺绣、中国结等。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都有所收获,尤其对如何打造中国风创意手工坊有了深入的见解,如材料投入、资源的利用、墙面环境的呈现等方面。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相信后期的创意手工坊支持性环境会适宜!
(审核:赵青 撰稿:朱丽 拍摄:陆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