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孩子的思维带有明显的跳跃性和随意性,面对如此之多的教育资源,我们又该如何实施呢? 2019年4月2号下午,春江幼儿园行政、中层、教研组长及学科组长参加了李晗老师主持的“漫谈生成课程”沙龙研讨。
在活动中,李老师通过一小段视频切入活动主题,让大家自主畅谈对生成课程的认识。“生成课程是需要跟随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开展的”“生成课程是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孩子一日活动中感兴趣的点很多,生成课程还需要教师做好价值判断”……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表达出对生成课程的已有经验与基本认知,那么生成活动的来源是什么?生成活动与预设有什么关系?生成的时间是不是需要限制?大家通过举例盘点了我们可以从主题活动、谈话活动、身边的人、事、资源、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一日生活、突发事件、节日活动等方面进行开展,充分挖掘教师的资源意识,让老师产生对资源抓取的敏感性,做好弹性时间的安排。同时,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对生成课程的价值判断存在一些困惑,李老师带领我们通过案例研讨的形式,对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依据进行了深层次探讨,老师们分组研讨,依据《指南》、《纲要》等理论,对接案例,根据幼儿的行为进行教育价值预评估,重现新梳理了我们对生成课程的认知。
李老师在研讨之后对生成课程中价值判断及价值判断的策略进行了点拨与提升,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倾听孩子的声音,感知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准课程目标,活动中把“儿童的大纲”和“课程的大纲”有机结合,才能对生成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我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得到冲击、重塑,经过此次活动,我们会将理论化为实践,以过程论质量,以适宜性论效果,我们将继续追随孩子,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撰稿:孙婷婷 照片:孙婷婷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