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在语言领域指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经验主要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大类,强调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口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019年3月25日,春江幼儿园谈话活动工作室开展第二次活动,分别由两位小班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我的爸爸》,开展谈话课例研究。
两位老师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在课上以温柔、亲切的语气引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爸爸,分享与爸爸之间愉快、开心的事情。自如的引导和追问中引发出幼儿对爸爸的喜爱的情感。虽是同课同构,却展示教师的不同风采:贾冬玉老师语态亲切,在回应和提升上帮助幼儿提升情感。丁文盛老师年轻自信,她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孩子们引领提升。
课例结束后我们齐聚会议室对本次活动进行研讨。两位执教老师从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和回应、以及话题的选择和价值判断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与会的老师们也分成两组,分别围绕“谈”谈话活动的话题的选择和“话”谈话活动的语言组织进行研讨。经过研讨,我们针对课堂中的提问和教具的选择进行了完善。将一些无效的提问和较宽泛的提问变得更加的细致、有方向。将教具变得更加能唤起幼儿的经验。同时,在谈话中教师应该发挥观察和引导的作用,利用恰当的提问设计调动儿童的经验,拓展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所有老师都了解了谈话活动的核心。也为我们下次谈话活动如何谈、谈话活动话题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撰稿:顾春娇 拍摄:顾春娇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