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张晖所长对课程游戏化项目园的评估和指导,2018年11月29日上午春江幼儿园全体行政及年级组长齐聚会议室,对照《幼儿园班级环境评估表》开展了解读研讨会。
研讨会在教科室张伟娟老师的支持下分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地展开:学量表、找差距;研量表、寻策略;共商榷、定方向。
一、学量表、找差距
该评估表是以《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实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精神为依据,遵循幼儿教育理念研制,以“安全卫生、温馨舒适、归属感、支持幼儿学习”四个方面、26个类目、37项指标为基准,观察和评估幼儿园的班级(活动室)环境。会议前,张老师将评估表分享在幼儿园群内,老师们分为五组进入班级对照指标展开自评,并阐述了得分或者扣分理由。
二、研量表、寻策略
通过对照自评,老师们了解了自己的班级环境所属等级,但是分数仅代表班级环境目前的状况,不是最终结果。接下来,老师们分组对37项指标中的缺失部分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随后,每组的一位代表分别分享了组员们寻找到的策略,如对照支持幼儿学习中的墙面环境指标,我们的公告栏缺少符合当下季节的内容,商讨出来的策略是关注我们生活中的环境,像这周出现的雾霾天气,可以与孩子一起观察并查找资料了解雾霾以及如何防护,并将这些知识整理呈现在公告栏上,辐射全体。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困惑,如怎样做到各活动区动静分离、互补性区域相邻等要求,引发了集体智慧的碰撞。
三、共商榷、定方向
学习研讨后,张老师依据每组的阐述从评估表中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老师们再结合现状共同商榷出哪些指标是可以近期达成,哪些是需要制定长期计划逐步完成的。会后,教研组长带领组内的老师进行了进一步学习,为每位老师指明了方向。
通过此次研讨会对《幼儿园班级环境评估表》的解读,我们了解了自己班级所处的水平,明确了后续发展的方向。今后,我们也将继续以儿童的视角审视环境,让环境真正成为“隐形课程”。
撰稿:何颖 摄影:徐杨波 审核:陈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