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已是立秋的节气,然而暑热依旧不减,闷雷阵阵。虽然天气不爽,但是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下午1点50分,在春江幼儿园百馨西苑园区的多媒体室内,一百多位老师济济一堂,追随着市学前教育研究员庄春梅老师的思维路径,每个人都进行了一次专业理论上的反思和碰撞。
庄老师这次帮老师们理清了课程游戏化路程中的一个重要关系:学习和幼儿的关系。借助指南可以知道学习品质是当下指导幼儿学习时最需要关注的内容,其次幼儿的学习类型主要有蚂蚁式、蜘蛛式、蜜蜂式三种学习。理论上幼儿在幼儿园的所有学习类型所占比例应似一个橄榄形,蜜蜂式创造想象型学习占25%,蚂蚁式灌输接受型学习占25%,蜘蛛式主动联系型学习占50%,庄老师关于学习类型的三个比喻非常形象,让春幼的老师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幼儿园教育教与学的关系。接下来,庄老师又带着我们讨论了课程游戏化的第二个问题“游戏”,再次强调了虞永平教授提出来的“自主、自由、愉悦、创作”四词游戏精神;需要厘清的第三个问题是课程,需要正确认识课程的六个要素,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游戏化具体“化”的内容又在观念、评价、环境、资源、生活、活动六个方面有重要的体现。其中庄老师着重提出对待儿童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儿童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种子,本身就具备生命力,而教育就是阳光、水、空气,是激发种子萌芽成长的外部作用。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课程游戏化,庄老师还介绍了国外的一些成熟的课程,并明确说明春幼正在进行的创意手工课程其实就是游戏化的课程,需要继续去做好做精。短短的两个小时,庄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妙丰富,给了春幼老师们迎战课程游戏化很多鼓励和启发。
(撰稿:顾滢滢 拍摄:陈伟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