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的时期,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如何为他们做好预防疾病的措施呢?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宝宝,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被粪便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如果家里有幼儿,回家后一定要先洗手,换过外套后再去拥抱孩子。对于孩子常玩的玩具要定期消毒,室内也要注意多通风。
此外,家长之间不要互相哄抱幼儿,如果家里孩子出现了手足口病症,家长注意不要带孩子去幼儿集中地,以免造成传染。
如今手足口5周岁前可到医院进行疫苗接种,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并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会做好晨检、午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家长需及时配合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6、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如果家里有患上手足口病的婴幼儿,只要注意休息,对症治疗、护理,一般都能很快恢复健康,不留后遗症。病程约一周,最长10天。因为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并且该病病发过程中,很容易感染到其他病毒和细菌,所以极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因此,家长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直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