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在全世界各民族和文化中,都有童谣的记录。如中国的《三字经》,英国的《一闪一闪小星星》等。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园以童谣为特色课程,通过学习童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童谣的韵律感,体验童谣给幼儿带来的乐趣。因此,在2018年1月15日我园小班组及童谣课题组一起参加了由李倩云老师执教的童谣《圆形变变歌》活动。
本次活动李老师是通过出示圆形图卡以及与孩子之间亲切的谈话而激起幼儿兴趣后自然导入,在学习童谣内容时丰富的的图谱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学说童谣,不同形式的朗诵和发挥想象的仿编强烈刺激了小班幼儿对童谣的感知和认识。整个活动幼儿在宽松,轻快的节奏下了解到了不同数量的圆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物品,体验到了圆形物体变变变带来的快乐,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活动。
活动过后,在顾滢滢老师的主持下,一起研讨了李倩云老师的这节童谣的教学活动,在研讨前顾老师抛出研讨点,一起为李老师的这首童谣重新创编了一首新的童谣,在创编的过程中各老师感知到童谣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到童谣的韵律感。之后部分老师一起玩了童谣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感受到童谣游戏给人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查娟芬老师提出学习童谣的氛围很重要,需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愿意说童谣。接下来,顾滢滢老师就童谣进行了精彩的沙龙,从指南纲要中归纳学习童谣的重要性,总结出童谣是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手段和载体,以及在童谣的选择、童谣的教学、童谣的环境方面我们已经做的还可以做的。最后,赵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指导性、建议性的讲话,说到要加强童谣趣味性,拓展孩子思维性,为以后集体教学向游戏化课程教学转变做准备。
通过此次童谣活动,孩子们收获了学说童谣的乐趣、拓展了想象思维,老师们收获了对童谣甚至童谣游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童谣教学活动策略上有了一些方向,对以后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