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从而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让幼儿学会使用优美的语言与人交往。
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我们积极探索将游戏精神贯穿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为了有效落实游戏精神,让诗歌教学更加课堂游戏化,2017年10月26日,开展了第二次语言组活动。本次课例研讨活动,结合沈老师的诗歌欣赏活动《假如我是一棵树》为例探讨了“游戏化语言课堂教学设计及组织策略”。
篇章一:视频观摩思设计
本次活动由沈老师执教。活动中,沈老师首先用树的图片导入主题,迁移幼儿已有经验。接着师幼互动描述、感受不同季节树的特点,让幼儿演一演大树。第三环节教师运用音频结合的方式用好听的声音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句式美。最后环节,出示不同季节的树让幼儿创编讲述。整个课堂精彩生动精彩,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
篇章二:沙龙活动研措施
课后,由潘嘉雯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沙龙活动。首先潘老师带我们回忆了教学活动游戏化可以采用的几种主要方式和设计活动的整体结构。活动中老师们根据教学视频围绕1、课堂设计、组织策略所呈现的游戏化2、结合日常语言题材,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点去设计和组织活动,两个研讨点进行分组研讨。研讨得出了本节课组织策略的亮点,亮点一:视听结合,观看照片、放音乐教师有感情诵读诗歌;亮点二:结合幼儿生活,迁移幼儿生活经验。亮点三:体验形式多样,教师回应丰富。同时通过理论学习也总结了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策略。策略一:引导幼儿学会倾听。策略二:带领孩子感受作品。策略三:语言、游戏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策略四:让孩子学会表达。
语言教学游戏化并非是单纯的游戏,而是以游戏为诱因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因此,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定游戏情节,引导幼儿进行教学游戏活动让游戏服务教学,以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以使游戏能够真正地发挥教学意义。相信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之中,老师们语言课堂会更加生动精彩!
主持人:潘嘉雯 摄像、报道:薛珂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