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教师对建构区材料投放的认识,让幼儿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春江幼儿园全体班主任于10月19日下午3点,在潘嘉雯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区域观摩及沙龙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区域观摩、现场研讨、和读书交流。
活动一:区域观摩,聚焦现场
下午3点,全体班主任齐聚大4班,重点观摩了大4班的建构游戏。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大4班孩子较强的建构能力。他们设计图纸、分工合作,用木质积木、扭扭棒、万能工匠、雪花片、恐龙、汽车等材料建构了恐龙园。现场的老师纷纷用相机记录了孩子们的建构过程。

活动二:现场研讨,思维碰撞
观摩结束后,所有老师齐聚会议室进行了现场沙龙。老师们围绕现场进行了分组研讨。两组老师互不相让,讨论激励,由各组代表用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也给大4班的建构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指出可以提供一些建构设想和信息的激励性材料及景观材料,并强调区域之间要有联动性。随后,潘嘉雯进行了活动的总结,分享了建构区材料投放的五大策略,即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别提供适宜的材料;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灵活调整材料种类与难易程度;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弹性调整材料数量;材料文化多元,结构层次多样;适当添加结构层次多样的辅助性材料。


活动三:读书交流,理论提升
沙龙之后,贾冬玉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0-8岁儿童环境创设》第十一章建构区的内容。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老师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丁涵、韩冬丽等老师结合自己班建构游戏谈了谈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杨婉君、耿平等老师结合“鹰架势式帮助”说了说自己在建构游戏中运用到的策略。最后,贾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建构区的五大学习策略。即帮助幼儿进入游戏、建立必要的活动规则、引导幼儿结束活动、给予足够的时间收拾整理积木、审慎对待幼儿的“作品”。

建构区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只要幼儿参与建构活动既可在不同领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相信本次的培训让老师们对建构区材料的投放及教师的支持性策略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老师们能将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让建构区游戏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建构区真正成为幼儿创造的乐园!
撰稿:杨婉君 摄像:杨婉君、周嘉蕾 审核: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