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包”揽芳华赞诗情,匠心不渝守初心——春江…  幼儿第2周食谱  萌娃看阅兵,赤心燃国情——春江幼儿园师幼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保健之窗>>安全工作>>安全会议记录>>文章内容
春江幼儿园安全会议记录(10月份)
发布时间:2016-12-20   点击:   来源:   作者:朱丽

 

春江幼儿园安全会议记录(10月份)

时间
2016.10.10
地点
会议室
主持
赵腊美
记录
孙婷婷
会议主题
午睡环节的安全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会议内容:
在幼儿园午睡环节,幼儿园应根据人员配备要求,合理分工安排,做到工作有序,配合默契,切实做好幼儿午睡环节的准备、组织、消毒等工作。
第一步:睡前准备
1、午睡的房间必须保持空气流通。寒冷季节保育员应在午睡前半小时关窗保持寝室温度,其它季节全天开窗通风。午睡前拉好窗帘,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2、根据季节及时更换幼儿被褥,为体弱儿和易生病的幼儿准备较厚的被褥。保教人员要相互配合,做好睡前的准备工作:保育员必须先清扫地上的垃圾,用半干的拖把拖净灰尘,待地板干燥后铺上小床。床铺不应有杂物(特别是一些有可能伤害儿童的物品如别针、发夹等)。 
3、每位幼儿的床铺、被褥、枕头均有统一标志,保证寝具专人专用。
床铺的标志在床体右上角,标志清晰;被褥、枕头均绣有幼儿姓名,便于教师、幼儿分辨。
4、合理安排幼儿午睡的床位,体弱的幼儿应安排在背风处,体质较好、怕热的幼儿可安排在通风处(但不能吹过堂风)。易尿床和活泼好动爱说话的幼儿睡在教师照顾得到的地方,咳嗽的幼儿最好与其它幼儿有一定的距离。全体幼儿头脚交叉睡。
5、组织幼儿散步、听音乐、听故事或儿歌等安静的活动,不宜让儿童做活动量大的游戏,以保证儿童安静入睡。
6、检查幼儿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渣,督促幼儿饭后漱口。
7、提醒幼儿睡前小便,不带发卡,玩具等物品入寝室。值日生摘下值日生牌。
8、做好睡前的教育工作,每天针对午睡保育目标提出相应要求。
 第二步:睡间管理
1、提示并指导幼儿先将鞋袜整齐的脱放在床下,将外衣,外裤按要求分别叠放整齐,并放置在固定位置(衣服放在裤子上面,穿衣时方便)。
2、幼儿睡间起床小便时,为幼儿准备好小拖鞋,春秋季应备背心,冬季准备棉背心,避免幼儿感冒。
3、按小组分批入睡,教师每天提醒幼儿右侧卧躺下,及时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睡姿。特别注意幼儿不能蒙头睡,帮助其拉下被子,起床后及时进行教育。
4、对一时不能入睡的幼儿可用面部表情和手势提示,或轻轻抚摸劝慰,让幼儿体会教师的爱和要求,引导入睡。 
5、如保育员看班,教师应及时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说明应特别关注的情况。 
6、当班老师不能擅离班级,做好每十五分钟一次的巡回检查,保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到达发生意外的幼儿处。
7、及时检查幼儿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天冷时特别注意盖好被子,夏天为多汗的幼儿擦掉头上、颈部的汗。 
8、值班人员动作轻盈,说话轻声,保持寝室安静,并加强午睡观察,特别是发烧吃药的幼儿,及时做好午睡观察记录。 
9、个别护理:
(1)对体弱儿要多加关心,可先入睡,多汗的幼儿可在睡前背部垫上干毛巾,汗湿的毛巾要及时拿掉。
(2)易哭吵的幼儿最后入睡对个别入睡难的幼儿,应随时调整教育策略,可让其晚睡或早起。
(3)咳嗽的幼儿如难以入睡,教师应提醒幼儿喝水,并及时提醒小便。 
(4)对于尿多,睡前喝药的幼儿应提醒小便,防止尿床。若入厕时间超过2分钟,教师应去盥洗室察看原因。小班幼儿应由教师跟随。(5)采取分区照看,值班人员尽量靠近入睡难、生病,吃药的幼儿,有利于观察。
第三步:起床管理
1、幼儿起床前关好窗户,以免着凉。夏天也要避免吹对流风。
2、教师可用播放轻音乐,故事等多种手段叫醒幼儿,可分批起床,对个别起床难的幼儿应到身边轻拍,轻声唤醒。 
3、夏冬季节,起床前活动室应提前20分钟开空调,调整温差。
4、穿衣服时幼儿应先坐在被窝里穿上衣,再起身穿裤子,防止感冒。
5、有秩序地组织幼儿起床,教师应检查幼儿衣服、鞋袜,避免穿反鞋、穿错衣裤、不穿袜子的情况。
6、起床后要做好午检,摸幼儿额头试温,观察精神状态和检查身体情况。
 
 
 
 
 
 
 
 
 
 
 
 
 
 
 
 
 
 
春江幼儿园安全会议记录(10月份)

时间
2016.10.24
地点
会议室
主持
赵腊美
记录
孙婷婷
会议主题
当幼儿争抢行为发生时,如何保障安全?
参加人员
 
会议内容:
赵:对于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钱:小年龄段幼儿在喜欢某类物品时往往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而将其占为己有,导致争抢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龄段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时常以自我为中心,且缺失同伴交往策略,无法意识到他人的观点,也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协商,唯有以争抢的形式取得物品的所有权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当幼儿人数过多、材料投放不充足时,争抢行为也极易发生。无论在游戏、运动还是学习活动中,一旦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便容易发生为获得一件物品而产生的争抢。有时发生争抢并非孩子的主观意愿,而是为完成作品或游戏不得已为之。
黄: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性子较急、表现欲较强、能力出众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或承担操作任务时也会发生争抢,这在中大班年龄段的孩子中更为常见,其目的是引起成人的注意。孩子的表现欲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提升,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教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肯定时,孩子便会得到鼓励,因此他们会通过“争抢”的方式来获得表现的机会、攒取“荣誉”,教师应当正确看待和处理幼儿的表现欲,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其恰当的表达方式。
刘:中大班的孩子刚开始体验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当组内的成员意见相左时便会产生意识上的争抢。所谓“意识”上的争抢,是指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希望他人也能支持和相信自己,采取自己的办法,由此产生的矛盾若不能得到恰当的协调,不仅会影响组员间合作的默契度,而且也不利于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培养谦虚得体的良好品质。
徐:幼儿时期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好奇心强、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等特点,例如“我也……”行为的发生正体现了其在语言上的模仿,而幼儿在行为动作上的模仿则表现得更多:当一名幼儿对某件东西产生兴趣时,即使那件物品并非自己所喜爱的,其他幼儿也会受同伴的影响而发生心理变化并将其视若珍宝,由此引发大范围的争抢(都想得到该物品),正确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则能有效避免不愉快的发生。
张:在中大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会邀请孩子共同帮忙完成一些任务,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劳动能力,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例如在运动中请幼儿搬运器材,生活活动中做值日生,帮老师一起摆放桌椅、餐具等,幼儿总是很乐于参与这些活动,并为能够帮助他人而感到开心。有时当几名孩子都想搬运同一件物品时,争抢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这并非孩子有意为之,只是选择的方法不恰当罢了。
赵:那针对不同争抢行为成因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呢?
1、对于小班幼儿为获得物品的争抢时,我们可以对玩具的拥有者可以有如下几种引导语:(1)你的玩具那么有趣,想不想让别的朋友也玩一玩,使他们也知道这玩具多好玩儿呀?(鼓励幼儿大胆沟通。)(2)你愿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玩你的新玩具吗?(激发幼儿分享意识。)(3)如果你把自己的玩具给了别的朋友,他们以后也会把自己好玩的玩具给你呢!(引导孩子理解交换的意义。)
  对玩具的争夺者则可以这样引导:(1)这个玩具不是你的,你想玩应该怎么说呢?(启发孩子使用礼貌用语。)(2)你拿走别人的玩具,别人没玩具了怎么办?(引导孩子换位思考。)(3)你可以等她玩好了再请她借给你玩哦!(提醒幼儿耐心等待。)
  2、对于物品数量不足时导致争抢时,我们会提供更多材料供幼儿使用;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替代物;引导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拼搭,等等。
  3、为表现自我引发的争抢时,在保护幼儿表现欲的同时,引导幼儿寻找表达契机。(1)帮助幼儿理解倾听的意义。可以对孩子说:也许有些答案是你们不知道的,让我们一起听听别人的答案吧!(2)赞扬孩子积极表现的行为,安慰孩子:“不要着急,下一个就请你来回答!”尽可能给每个举手的孩子均等的表现机会。
  4、为解决问题产生的争抢,我们的处理方法:(1)缓解幼儿焦急心理,鼓励幼儿取长补短。可以请幼儿先思考哪种方式更快。(2)引导幼儿分工合作,支持幼儿尝试错误。对于不服气的幼儿,可以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实验,帮助幼儿感受合作能够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5、模仿同伴行为导致争抢,我们可以寻找一个没有争抢的孩子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孩子向其学习;请孩子自己分析模仿的动机,让孩子理解自己真正的心意和需求。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产生的争抢行为应当得到制止和调整,而有些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争抢则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习得,如为解决问题、表现自我、帮助他人时产生的争抢完全是“事出有因”,教师可以藉此机会帮助幼儿掌握更适宜的行为方式。因此,对于不同前提背景下产生的争抢行为,教师切莫一概而论,必须从幼儿个体出发,了解事件始末,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苏ICP备10201501号-2    电话:0519-8560608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