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关注幼儿的活动材料构建,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同时也能对幼儿的建构进行适宜的指导,积木拼搭小组的成员们开展了首次培训活动。
小组长带领组员们分别从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发展阶段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了深度地剖析。大家首先对本班孩子的建构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各班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幼儿很少选择积木区的活动,有的幼儿满足于拿着几块积木东走西看却迟迟不搭,有几个小朋友总是重复着搭长长的桥,而有的小朋友经常重复用几块积木围成一个圆圈……对此,潘老师对其一一进行了剖析,通过积木的实战操作,将幼儿建构水平分为:搬移和玩弄、横排、顺接和叠高、桥式、围拢和覆盖、塔式(中空)、联结、穿过这几个阶段。并且对促进幼儿建构水平的发展提出来适宜的指导策略。
积木建构区的核心教育价值是:协商幼儿经历操作、建构和设计的过程,发展他们对资料、模型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的理解;支持他们再现和发明性地表达生活经验。而我们教师应激发幼儿的建构动机,提供有意义的资料,不时判断幼儿的当前水平并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持与引导,以促进幼儿建构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