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课程
班级 大五班 教师 薛媛徐杨波
活动名称
|
生活中的防盗
|
活动目标
|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
活动过程
|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 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2) 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3) 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
安全教育课程
班级 大五班 教师 薛媛 徐杨波
活动名称
|
遇到危险怎么办
|
活动目标
|
1、通过活动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学会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
活动过程
|
一、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观看五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
三、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五种危险时,怎么办?
五、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组织幼儿观看五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小结: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